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产城原创】商业模式观察:城市更新故事
来源: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 作者:和君资深咨询师 黄辽东 | 发布时间: 2021-11-22 | 11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读】临近2021年中秋节,创新工艺月饼已经尝过了,秋风仍没有如期而至,顶着连续四天37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细看一份城市更新可行性报告,其思路居然让我提神醒脑,忍不住要与专业界朋友们分享。


NO.1老爸出题

此案例涉及南方某富裕省会城市的城市更新,要拆两条城中村。这种造富运动曾经有不同的名称:城中村改造,三旧改造,塌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在当前叫做城市更新,内容含义也有些许不同,不过对于原住民来说是“终于等来好收成”,被天上落钞票,几千万元补偿款是勤俭持家水平,过亿元家产那是祖上积德。

涉及改造的两条自然村,除了房屋间距有“握手楼”这个明显特征,其他风貌看不出“这里是农村”。非洲黑人兄弟扎堆来到这里,经过几年“艰苦打拼”,终于建立起“教堂”,小餐馆,酒吧,快递所,理发店(穆兄弟的头不是随便能摸的),托儿所等等,笔者曾硬着头皮一窥究竟,发现商业生态链已经成形。黑弟兄黑姐妹们庆贺找到了好客中国的宜居宜商之地,于是呼朋唤友而聚,但黑弟兄们的美好时光给地段片警们增加了不少加班工时,很是烦人。

不过这不是开展城市更新的理由,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在《可研报告》中关于“改造的必要性”写的是:两条旧村位于城市著名景区必经之道,应按照现代城市的建筑、消防、公共卫生、环保,传统市井风貌、精神文明的要求,改造该地段,以符合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风貌。


两条旧村现状及补偿情况见下表:

户数

人数

拆除确权面积

原址安排补偿系数

异地搬迁补偿系数

2200

6400

47万平方米

1:1

1:1.8

对旧村土地勘察中,发现“权属性质不明确”土地面积占测绘土地总量71%,面积达67公顷。本次城市更新没有把这部分“权属不明”土地上盖物业列入赔偿范围。可见有些村民听到风声后借钱疯狂“种”房子,以图得到更多补偿的想法有点幼稚,本次确权面积以2019年底宅基地房产登记在册为准。

读者可能最感兴趣的是“异地搬迁补偿系数1.8”,这是按照当前当地新房市价与异地安置新房市值计算出来的比例。愿意搬走的得到1.8倍的货币补偿,现在已不兴面积补偿了,大家都兴拿钱走人。

若有村民要坚守故居不离故土,可以吗?须知这老村位于省会城市的CBD旁边,两平米临街铺面租金足够养活一个人,这样的故土谁都想坚守哦,到底能不能留在故乡呢?

更新后的村子,握手楼不能有,违章加层建筑不能有,违章建筑面积是没得补偿的。按照原住民户籍人口以城市人均最低标准、土地开发容积、建筑密度率计算,原住民无法全部原地安置,城市更新导致了人口外溢。我承认在读完这份报告书之前绝对想不到,,有超过50%的原住民必须离开故土,异地安置。我脑子里浮现出这样的电影画面:老房子没了,当移民们最后回望老村子,他们永远忘不了村口那棵巨大参天的“摇钱树”,然后带着沉甸甸的银行卡离去。村民们银行卡里的钱远远超过“996”生活方式人们三辈子劳动所得。六千多名村民无论留下或是离去,都提前实现了共同富裕梦想。可怜那些曾经聚居此地的黑兄弟黑姐妹们,又要拖着行李箱去另寻他乡了。更新复建面积如下表,原址复建与异地安置面积比是1:1.5倍。

留守原址不能取得房产面积,是要按市场价格掏钱买房。财务测算单价是每平方米6万元。因此大部分村民们终将离开故土,寻找更划算的房和远方。村民的美好故事暂且按下不表,说说开发商的故事。


NO.2国企解题

政府把“如何更新”课题抛给“自己儿子”——国企开发商。这位“国企儿子”娴熟地把一道课题做出三个答案,同一地段,三个开发方案成本不同,收益更是大相径庭。


从上述三种财务方案看到,严格遵守现有城市规划指标的方案导致亏本。以财务平衡为目标的方案,有少量突破城市规划指标,需要由政府部门配合修订上位规划方案,或者特批本项目可以少量突破城规指标。

经济账算明白了,产生三个财务方案。至于能否突破城规指标?能否靠补贴做城市更新?由政府去协调。国企开发商又把球踢回给政府决策部门。


NO.3更新后产业发展定位

此案例的城市更新不是全部开发房地产卖掉赚钱,而是保留相当大比例做先进产业聚集区。当地政府正在探索出让M0工业用地,笔者看到与本案可类比的案例中,开发投资门槛很低,连同土地有偿使用费,建筑结构成本在内,不超过7千元/平方米。政府允许总建筑面积中的30%可以销售,以加快开发成本回收。剩余70%建筑面积必须自用经营,用于先进技术研发,展览,不含排污量的制造车间。土地出让条件捆绑的税赋贡献必须实现,这个可比案例中土地开发容积率4倍,倒推算出每亩土地每年承担的税金400万元。

而本故事主角的两条老村在城市更新后,原址空间产业定位是“第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与健康”。这届政府不再追求创造“地王奇迹”去赚快钱,而是把城市空间留给有能力承担高税负的企业。从卖母鸡赚快钱到养母鸡下金蛋,城市更新有了新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背后深层原因是国家财政管理改革探索 ,而非房地产市场政策变化所致。

NO.4谁都不亏

财务账算清楚了,要么维持地方法定城规指标,由财政补贴开发建设。要么,突破城规指标换取财务平衡,甚至还能赚点钱。现在想突破城规指标需要经过人大会议同意,不是开个办公会议就能决定的,总之,两难!但这个城市更新项目必须实施。国企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会怎样面对这个难题呢?俗话说“无利不起早”,笔者从利益驱动角度,试图分析开发主体的动机。

先看看国企开发商的开发动机:

有建设项目就可以申请银行贷款,可以开工,发工资养人;

项目开工后产生现金流,可以兼顾企业整体的财务运作;

若“老爸”选择了严格遵守既有城规指标的方案,造成财务损失也不用承担经济责任。

再看地方政府的开发动机:

原址宅基地各种物业不会产生税费收益。以货币补偿方式推动城市更新后,新建可售面积包含了土地使用费以及交易契税和附加费。村集体回购留作自营的写字楼和商铺,其用地性质也从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土地,要交土地使用费以及交易契税和附加费。国有土地上盖物业资产具备房产证,因此能持续产生各种税费收入;

在原址空间发展先进技术产业,产生产业收益,这与原本农村宅基地无收益是天壤之别;

开发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保障社会人口就业;

提升原址城市风貌,带动周边地价、房价、租金升值。

综上种种效益,即使贴钱做城市更新,也是赚大钱的生意。

在城市更新这个故事当中,村民,开发商,地方政府都抿嘴偷着乐!故事结尾是“从此以后大家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美丽的故事令笔者感动落泪”,只是想不明白我为什么生来就没有城中村户口呢。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