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中国(广州)餐饮预制菜产业大会隆重召开,和君咨询合伙人、和君新消费事业部副总经理熊时实受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预制菜后半场的破局与筑底》的演讲,分析总结预制菜赛道的发展趋势,挖掘企业2023变革的新方向。以下是演讲精华:
预制菜赛道当前的发展情况如何?行业发展的背后,什么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一,纵观赛道现状,中国预制菜市场飞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并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而透视行业集中度发现,预制菜的竞争格局远未确定,行业较为分散,前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低于20%。由此可见,当前预制菜赛道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面临行业整合机遇。第二,关于预制菜飞速发展背后的影响要素,从需求端来看,一是疫情影响叠加中国餐饮连锁化率提升推动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餐饮标准化规模化为大势所趋,二是疫情的不确定性催生消费者追求生活的“有把握”与“韧性”;从供给端来看,产业链上游供给稳定,产品产量有保障。二者相结合,带来了预制菜赛道的火热。
那么,在前半场的火热与光辉之下,各预制菜企业应该如何在后半场脱颖而出,实现破局与筑底?
短期发展看产品,中期发展看链路,长期发展看品牌。
首先,在发展初期,各预制菜企业必须要拥有过硬的产品。随着人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食物越来越挑剔,比如,要求更新鲜的食材、更多样化的种类、以及更好吃的口味,等等。这就要求企业提高菜品的配送与储存能力,并通过数字化与柔性供应链,精准地打造出更加用户导向的爆品,满足用户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其次,进入发展中期,除了展现产品力,各企业还须铸造强大的营销链路。预制菜企业可通过大力发展C端,建立涵盖门店、电商、社媒的全域触点,广泛触达消费者,形成充分的流量曝光,然后以C端的强营销带动B端的发展。与此同时,还须打造多元化的整合传播体系,以多渠道传播优质内容,提高品牌声量。
最后,从长期发展来看,预制菜企业的终极目标应为建立品牌。剖析消费细分人群,20-30岁“潮流Z世代”、30-45岁低线城市“隐富人群”和45-70岁“乐活家庭”,成为了扩大内需、牵引消费市场的未来新势力。预制菜品牌应抓住三类人群不同的场景需求,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提供独特的品牌价值,从而占据消费者心智,形成品牌力,打造经久不衰的长红品牌。
2023,疫情放开,各行各业逐渐复苏,餐饮行业、预制菜赛道也迎来新的行业发展机遇。在未来新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乘风破浪、破局筑底,这需要企业高管认真思考。
商海搏击,企业需要经验丰富、成熟机敏的“舵手”来作为向导。和君新消费事业部隶属于和君咨询,旨在立足中国消费产业,持续观察和研究中国消费市场,围绕中国消费品牌及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业绩提升提供从内容到服务、到资源的一揽子解决方案。2023年,和君咨询新消费事业部将进一步扩宽企业服务范围,为更多新消费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咨询服务,帮助更多的新消费企业实现新一轮的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