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证券发行制度从审核制全面转向注册制,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进入市场化时代。在大幅精减企业发行上市条件后,将加速科创企业、成长性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有力促进资本市场扩容,同时也将推动市场形成优胜劣汰机制,资金或持续向龙头企业或优质标的倾斜,基本面欠佳、成交额较小的企业或面临加速出清。加强和提升市值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发挥融资平台功能、维护各方资本收益、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更关乎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长期存续价值。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实施操纵市值、操纵股份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企业管理者对市值管理理解存在误区,往往认为市值管理就是操纵股价。但实际上,市值管理与操纵股价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

(一)投资并购
围绕上市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生态、战略新兴产业等具有高协同性、高技术性、高盈利性、高增长性、高潜力性业务,通过投资并购方式延长链条、拓宽领域,使公司市场份额、业务规模、财务指标、行业地位等实现大幅增长,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值和股价。常用的投资并购方式包括直接股权投资、“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上市公司+母基金、定向增发等模式。一是上市公司内部与核心主业关联性较低且发展速度较快、经营质量较高的高潜力性业务,通过从上市公司拆分并培育独立上市,实现总市值增长。二是上市公司内存在业务行业差异较大、业务风险偏好不同、现金流状况对比明显的两类业务,可能导致公司整体估值变低,通过业务拆分,可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上市公司通过剥离与公司战略不匹配、资产质量不佳、持续经营亏损的业务板块、产品或单项资产,通过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将有限资源投入核心业务,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财务质量、资产质量和资本市场价值。上市公司面向高管及核心团队成员实施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计划,将激励对象与公司整体利益进行捆绑,确保公司业绩目标实现大幅增长,从而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值。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低成本资金助推公司发展,且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总市值。定增资金主要用途包括:2. 控制权管理: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巩固其控制权地位或二股东参与定增提升持股比例获取控制权。3. 借壳:向特定对象定向增发股票,并让其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完成借壳。4. 整体上市:通过定向增发吸收合并特定对象核心资产,完成整体上市。5. 补充流动资金:通过定向增发获取低成本资金用于债务偿还或经营性资金。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公开市场回购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股票,特别是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股票,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发展信心,引导中小投资者对公司正面评价,从而确保市值稳定和增长。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因行业政策、市场供需、技术革命等因素进入快速下行或衰退期,积极开拓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未来发展趋势的新业务,通过引入新的概念和战略构想提升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引入在资金、资源、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新股东或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优势嫁接与资源互补,推动企业实现更快速发展和更高质量增长,通过呈现亮丽的财务数据提升公司估值和市值。上市公司向股东发放现金分红或送股等方式,不公向资本市场显示自身强劲的盈利能力,还能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公司,可提树立良好形象、振市场信心,提升估值水平,实现市值稳定和逐步增长。
公共关系4R管理,包括投资者(IR)、券商分析师(AR)、媒体(MR)与监管机构(RR)的关系管理与信息沟通,减少负面报道信息,避免舆论导致价值波动,解决上市公司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透明度、知名度和公信力,推动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统一。
市值管理是反映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认可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真实价值的直观体现,对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产融结合和持续发展具有最大意义。市值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形式多样,上市公司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现实业务需要和资本市场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上市值管理策略,有效平衡企业、中小投资者、战略投资人、实际控制人等各方利益,建议诚信的投资者关系,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