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云投生态艰难保壳之路带给我们的启发
来源: | 作者:和君生态环保事业部咨询师 张芷琪 | 发布时间: 2020-08-27 | 3474 次浏览 | 分享到:

ST云投(SZ002200,以下简称“公司”或“云投生态”)的前身为轰动中小板的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大地”)。 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原实际控制人何学葵通过注册一批关联公司的方式虚增资产、虚增交易业务、获取上市资格。事发后,何学葵获刑十年,而公司则由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集团)入主控股,并正式更名为“云投生态”。

云投集团入主后,公司经营状况小幅好转,但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公司于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大幅亏损超4亿及2.3亿,最终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告。2019年间,公司通过向大股东出售资产的形式擦线过关,盈利1327.27万元,撤销退市风险,而随着2020年中期业绩预报出炉,云投生态又一次由赢转亏。

公司预计2020年前二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7300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复工延缓,工程业务大幅减少,同时也对营业回款及营业收入造成影响。但从其发展之路来看,云投生态的没落主要源自于对生态园林市场的误判。

第一是公司三角债压力较大,财务治理失衡。公司处于流动性较差的绿化工程行业,应收账款普遍较高,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为3.91亿,较上年度减少31.14%,而应付账款却高达5.27亿,而其他流动负债更是高达24.03亿,足以说明公司目前财务压力之大。

第二是公司市场竞争加大,行政优势不再。园林工程恰好是云投生态重要业务板块,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绿化苗木销售和租赁、苗木租摆、客栈经营、房地产销,占营收比例为:96.79%、0.72%、0.57%、0.08%、0.01%。云投生态安居云南及周边市场,未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同时随着2017年以后,绿化工程行业的施工资质许可不再是绿化工程行业敲门砖,入行门槛大幅降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云投生态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减少。

第三是公司主营业务单一,转型脚步滞后。2016年以前,伴随着市政工程业务的兴起,以绿化工程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随之水涨船高,而随着该项业务热点逐渐褪去,绿化工程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同行业标杆中,东方园林已成功转型为以水环境治理、市政园林、全域旅游为主营业务的综合环境服务商,岭南股份也逐步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延申完善自身产业联。云投生态虽已于2018年通过持股遂宁仁里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形式试水文旅产业,但从2019年年报来看,云投转型脚步仍充满艰辛。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