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对国资国企而言,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倒逼国资国企加快改革,扩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以履行好国企使命,体现出国企担当。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疫情后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国有企业应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积极应对。
一是抓效益。通过降本增效、强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益,贡献更多收入利润,通过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
二是抓产业。把握疫情带来的产业机遇,积极争取发展基础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锚定区域内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尤其是关乎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产业领域,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发挥国资的产业带动、引领作用。就产业方向而言,首先聚焦到医疗健康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领域,逐步拓展到其他应急体系建设领域;其次是加快5G、智慧城市、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等新基建领域和教育、养老、物流等民生基建的建设投资,满足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要变危为机,紧抓在本次疫情期间受益崛起的医疗大健康、现代物流、在线服务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增长机遇,加快自身业务布局或市场化投资优质项目,引导、培育产业发展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营效益。针对以上产业发展方向,未来国家在融资、投资、项目建设、土地供应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政策倾斜,有利于国企推动市场化转型发展。
三是抓混改。持续加大混改力度,推动国资和民营融合发展,保障经济稳定运行。通过混改,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产业价值链条的带动作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平台和资源,而民营企业提供灵活机制和专业人才,实现互补发展,构建国资民营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在混改方式上,需要积极推动双向混改,即国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盘活资源,激活机制;同时国有资本积极入股优质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带动产业协同发展。在混改领域方面,建议国资在充分竞争性行业中放弃绝对控制,实现开放共享,在部分资源垄断型行业、公共服务领域也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增强市场信心。
四是抓整合。要进一步加快国资整合重组,集中优质资产,整合盘活政府体系经营性资产,实现结构重组和业务优化,打造效率高、效益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国资平台。
五是抓机制。全力抓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和国资市场化发展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在国资监管方面,对国资委而言,重点加快改组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实施以管资本为目的的授权放权,赋予国企更多自主权。对企业而言,重点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市场化选人用人。
针对国资国企接下来的深化改革工作,作为专业咨询机构,我们有三点具体行动建议。
一是建议各地国资国企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十四五”战略规划,应对变化,把握住发展机会。二是针对各地政府与国资监管部门,要摸清家底,系统盘点和分析本地国资体系内、政府体系内国有资产情况,放宽视野挖掘隐形资产,针对优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做好整合重组方案。三是针对地方城投、产投平台类公司,要积极谋划,抓住此次疫情过后国家在融资方面的政策放松窗口期,积极做好融资,化解风险;同时在基建投资中发育市场化经营业务,大力推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