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产城原创】寻找产城融合重若千钧的制胜砝码-生产性服务业
来源: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 作者: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高级咨询师 樊正兴 | 发布时间: 2020-06-30 | 25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寻找产城融合重若千钧的制胜砝码-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NO.1

从“润滑剂”到“聚变场”

早在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时,就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当时的生产性服务业以辅助管理的润滑作用为主,比如财务、存货管理、证券交易等;随后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逐步显现;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作用变迁

20世纪90年代,随着制造龙头企业发展转型,首先其内部逐渐孵化出物流服务、设备检修、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具备了对于生产力的管理支撑功能;21世纪初,应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与来源龙头企业分离,并出现了生产服务新业态,如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和设计、供应链管理等,这些业态支撑着实体产业企业更大规模的市场拓展和跨区域管理,已经初步具备服务影响或引导实体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

进入互联时代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催生了一批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工业互联网等。自此工业和信息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在城市聚集,不但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也成为了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产业形态。

NO.2

重如千钧,价值几何

1.生产服务业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客观来看,经济越发达,国际开放程度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占经济比重就越大。国际开放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程度,代表着中心城市真正的辐射能力和聚合能力。例如纽约、伦敦、东京等顶级全球中心城市,他们在金融、资讯、法律、科技等方面已经形成集群效益与国际竞争优势,他们都具备了极为发达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体系,在全球布局生产与结缔产业链,并为各国企业提供便于其全球运营的高端服务。

城市能级地位与其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辐射聚合能力密切相关。以长三角为例,核心城市上海依托于长三角制造业集群,早已经出现先进制造业价值链“两头在沪”(研发、销售)的格局,主要有四种生产性服务业引领的发展模式:一是品牌建设为引领的生产组织型发展模式;二是以“总集成总承包”为引领的产业链集成服务发展模式;三是以“两头”总部落沪型发展模式;四是以电子商务为引领的平台应用型发展模式,这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模式的V1.0版。

当前,随着数字科技向制造业全面渗透,促进“知识封装”,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工业平台服务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一轮爆发期即将上演,这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将会继续向区域新中心积聚。争做长三角新中心的各城市已经有所准备,他们已经在设法通过积聚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努力为成为长三角中心-腹地模式V2.0版的新中心主角。

杭州提出数字经济第一城战略,苏州发布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实施计划,杭州与苏州能否真正成为未来长三角南北翼内生和外向两种经济体的新中心城市,就取决于是否能真正的聚集生产性服务业,承担其中心该有的聚合与辐射功能。

2.生产服务业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在经济增速下行的约束条件下,大多数城市又多一项传统产业升级的任务。城市产业升级第一关键要素是人,人才基础决定一切城市发展幻想,前段时间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就可见人才对于城市的发展可贵程度。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是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蓬勃发展能够大规模的地促进人才集聚。

其次是产与城的发展协调,曾经各个城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拓展”提出“退二进三”,但退二进三的程度实在不好拿捏,用力过猛容易伤害当地支柱产业或经济脱实向虚,发力不足无法解决城市空间腾退,资金盘活的问题造成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良性融合的关键节点不但能够兼顾城市形态与功能升级,更可以为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供给侧改革的保证,帮助实体经济向上突围。

以世界制造基地佛山为例,研究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找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钥匙,并积极向佛山献策积极做强生产性服务业,佛山在促进“生产型企业”向“市场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围绕制造业核心积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这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如今佛山已经世界品牌林立,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代表。

3.垂直有效的先进生产服务体系是新兴超级产业培育的摇篮

寻找经济新动能是对抗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的普遍办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经济名词在近期各地政府产业规划中花开满山。很多富贵有余的一二线中心城市对于新经济猎物不惜重金,倾囊相收,新经济培育俨然变成了直接烧钱的招商大战。而新经济本质上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新产业,这种直接“抢抱别人孩子回家”的方式其属地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不好;三四线城市在谋求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也不忘在新经济领域心不在焉的播撒几粒种子,这种随波逐流式的艰难自救很难逆天改命。像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等的经济发展新物种对于成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

对于这类新产业而言,城市狙击的产业越精确,先进生产性服务配套越完善,本地产业化时间就越短。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技术在产业化之前,必须进行中试、药代动力学评估等。该产业的属地化培育往往需要垂直的生产性服务的“精准点穴”,即强化关键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三线小城泰州医药产业的崛起,就是根据此类医药行业痛点,打造了覆盖医药研发、中试、生产、检测、销售全过程的2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了包括全球顶尖的罗氏、武田等1000多家医药企业积聚,锁定了长三角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的产业地标。

NO.3

结语

当新一代技术全面赋能实体经济,所有产业链,所有价值环节都有在不同程度的“延伸、提升、融合、重组”,而由新经济体催生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城市发展意义已经绝非一门单纯的产业门类,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为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低效均衡、为城市产城融合注入新活力的新引擎。

好东西就是要多分享,如果觉得不错,

请关注公众号并分享朋友圈哦

获取更多干货、答疑及加入官方微信群,欢迎添加产城发展事业部官方助理微信号:hjccfz

微信号 : 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