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谷子经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北上广深等地的一些大型购物中心积极拥抱二次元,如上海的美罗城、TPY,北京的王府井喜悦、嘻番里等,成为很多玩家的“吃谷圣地”。二手交易平台上二次元周边产品价格疯涨,有媒体报道,一块《排球少年》西谷夕徽章(圈内称作“吧唧”)曾以7.2万人民币的价格被成功拍下。在消费端的带动下“谷子经济”也受到二级市场的热捧,众多和“谷子”概念有关的公司股价接连上涨。“谷子”,即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指的是以动漫、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这些商品种类繁多,包括徽章、卡牌、挂件、立牌、海报、手办等。“谷子经济”则是以这些周边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交易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谷民”是指购买并收藏“谷子”周边商品的消费者。
近年来,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4.9亿人,其中核心用户超1.2亿人,这部分用户对谷子的需求直接推动了谷子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26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增至5.2亿人,覆盖不同的年龄层。谷子经济的兴起反映了消费及文化升级的新趋势,助推了文创市场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出租受困的问题。
“谷子”成为了流量新贵,归根结底还是靠需求在推动。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谷子经济主要为消费者带来悦己、社交、交易收藏等功能价值。
◎ 悦己疗愈:对于二次元爱好者而言,动漫、游戏中的角色是他们情感寄托和精神慰藉,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和丰富的故事经历,容易让谷民产生心理共鸣和情感投射,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通过购买谷子商品,消费者不仅满足了自己对个性化及美好事物的好奇、向往和追求,还将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理满足。◎ 新型社交: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城市竞争激烈,难免感到孤独迷茫无助,谷子经济搭建了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通过共同爱好找到共同话题,以此建立社交关系。而在“吃谷”的过程中,谷民会围绕特定IP形成社群,“买谷”“晒谷”的行为会强化彼此得身份认同,形成更为紧密的社交关系,“谷子”就因此也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交易收藏:谷子商品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商家为提高谷子商品的价值,往往会采用限量发行的策略,从而提高了谷子商品的收藏价值。在谷子二手市场,稀有的谷子商品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成为收藏爱好者争相追捧的宝贝,客观上促进了谷子经济的发展。
基于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谷子经济也催生出很多以二次元相关内容为话题的自媒体传播,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一些国产IP的崛起,如《黑神话悟空》《原神》等又带动了谷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从80后到Z时代,二次元文化不断在各层次的人群中传播,在互联网、自媒体的助推下这一群体不断壮大,为谷子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