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企业文化是一种能力
来源: | 作者:李玉娟 和君咨询资深咨询师 | 发布时间: 2024-11-30 | 568 次浏览 | 分享到:


起源:“东洋”的实践,“西洋”的总结和推广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注意并开始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关注日本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内涵。

1981年,哈佛大学教授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教授阿索斯发表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等著作,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但以上著作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

1982年,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合著《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他们的研究发现,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五个要素:企业环境、 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1985年,《组织文化与领导》出版,作者埃德加·沙因,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沙因首次提出,组织文化是一种基本假设的模型,由特定群体文化在处理外部适应内部聚合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的,由于运作效果好而被认可,并传授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理解、思考和感受相关问题的正确方式


我国企业实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领域开始蜂拥学习建立企业文化。但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有的企业把文化做成了给员工洗脑的手段,有的企业把文化做成了墙上的图片,只有很少的企业拥有成功的实践。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者们在理论上把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概括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也是很多咨询公司为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的内容框架。

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中,“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不局限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企业家们用适合实际环境的方式,把企业的理念、价值观、管理规则进行提炼,并有效地传递给员工,最终让文化成为了一项企业能力。

关于企业文化,很多人在研究和学习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先生认为:胖东来走到今天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做大,而是追求科学、理性、先进的文化生活理念,成就人们阳光、个性、自由的生命状态,员工无论做什么都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才会发现问题和不足,才会执着于完善自己品质的境地。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喜欢,何谈发现问题?何谈享受其中的品质和成就感?不喜欢根本感受不到这些。胖东来的许多做法是为了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也要让顾客发自内心地喜欢胖东来。

同样的,华为的企业文化也不只是在企业内部深入人心,更影响着外部的研究人员。华为,用一部“基本法”,把企业做什么、如何做、坚持什么、拒绝什么讲得清清楚楚,做得扎扎实实,成为员工管理的基础底盘,其文化理念也已渗透到中国商业社会的各个角落。


必要条件

较高的员工薪资

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失败,被员工唾弃,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把文化当作忽悠员工的工具、希望以文化教育员工接受低薪等个人待遇。

文化建设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较高的薪酬待遇。

数据显示,胖东来的员工薪资在所在地区、行业、同等能力素质人员中处于较高水平。华为的员工薪资待遇想必大家也了解了。在硅谷以强势企业文化著称的奈飞公司,薪资定位是同岗位最高的。

从众多企业实践中可以看出,较高的员工薪资不是企业文化成功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相信“相信的力量”

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能力,更体现着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企业文化在建设和实施阶段,企业领导者有效参与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参与包括,企业文化理念提炼阶段的输入、企业文化实践阶段的示范、企业文化实施阶段的监督和指导。

企业文化,是相信的力量。企业领导者参与企业文化过程的意义是“把握方向”,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具有可能性。

◎  “不包容”

真正有力量的文化,在明确鼓励什么的同时,明确不接受什么,对于不符合文化的行为“不包容”,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可执行的。这一点无论是华为、胖东来还是大洋彼岸的奈飞公司都是一样的。

和君咨询团队通过企业文化工作坊帮助企业提炼、优化文化理念,助力战略落地,助力年度经营目标达成,欢迎与我们沟通交流。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