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B端热捧、C端遇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预制菜?
来源: | 作者:刘彤彤 叶勋南 和君新消费事业部 | 发布时间: 2022-10-13 | 14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上篇的产业观察中(预制菜大火,对消费者是福还是祸?)我们深入剖析了预制菜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本篇文章将深入讨论预制菜未来如何才能健康发展。

预制菜是“猪狗食”吗?

日前,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在某直播间表示:“那是猪狗食,不要吃预制菜。生活一定要懂得‘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我在中国吃东西,从来不吃连锁店。一旦连锁,就没有意义了。”

此言论当天便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免感慨:预制菜怎么就是“猪狗食”了?

可见,预制菜想从B端深入走进C端,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市场巨大的诱惑,让预制菜已经从一个行业变成了噱头,整体行业布局分散,甚至混乱。

以此前高调入局的趣店为例,8月末趣店在抖音的直播间已停摆,据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营收为1.0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4.4%,净亏损6130万元。

同样,舌尖英雄也在面临业务缩减的问题,作为由瑞幸咖啡前董事长陆正耀亲自操刀的“明星项目”,舌尖英雄被曝在北京、郑州、成都等多地的线下门店陆续关店。

预制菜从近两年资本追捧的爆火到现在的门店闭店潮可以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解释。目前,预制菜在C端市场,处于期望膨胀期的峰值到幻觉破灭期的阶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相比于资本的火热,预制菜在消费者端却频频遇冷。当C端预制菜行业走出幻觉破灭期,并且可以不断解决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痛点,预制菜未来仍将有不错的发展。

(Gartner曲线又称技术循环曲线、炒作周期,指新技术或者新风口出现的发展周期、资本进入的发展周期)

预制菜“痛”在哪里?

1. 两座大山:原材料与运输成本

预制菜行业成本端以原材料为主,主辅料多为农林牧渔产品,肉禽及水产等通常占产品成本的90%以上。由于肉禽及水产的产量容易受自然条件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且预制菜主要流向终端消费者和餐饮企业,产品零售价通常不会频繁变动,短期内原材料成本变动将影响行业利润水平。

此外,目前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速,但依旧不够成熟,且成本相对较高,整个冷链体系难以支撑更复杂的供应链。家庭或餐厅客户较为零散且品种各异,产品配送具有单个客户规模小、配送频率高、区域内客户分散、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仓储物流及冷链运输能力制约了产品销售的区域,直接影响了业务辐射范围。

2.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不难发现,大部分的预制菜口味都很“重”,因为口味清淡的菜品对食材新鲜度的要求更高,由于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将导致部分口味清淡的菜品无法完美呈现,因而行业当前多以重口味预制菜为主

但我国各地居民饮食习惯及口味不一致,起源于某一地区的预制菜企业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标签,跨区域经营市场难度大。

3. 要消除消费者对预制菜营养缺失、健康卫生隐患的担忧

大部分预制菜都是重油、重盐,选品上则是大都避开蔬菜,选择脂肪量较高的肉类和菜品,但预制菜火热的前提,一定不是建立在牺牲口感和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预制菜本身不是问题,而解决了“好吃又健康”的问题,才能为消费者带来终极价值,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对症下药”,或许福气还在后头

近些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但短期之内仍将维持分散格局。随着餐饮业逐步连锁化,B端市场消费持续上涨是必然趋势,而Z世代和懒宅经济的盛行,则预示着预制菜行业将会向C端市场偏移
1. 大品牌倾向走“先宽后深”,小品牌倾向走“先深后宽”;总趋势:产品形态将不断升级迭代,日益多样化。
对于预制菜品牌而言,做深和做广,无法同时做到。如果做宽产品线,就容易供应链效益不高;如果集中采购品类、能提升供应链效益,那么产品线覆盖到的用户有限;建立预制菜供应链,例如自建工厂、购买冷链设备等往往需要重资产投入。而中小型企业,既要求生存,又要求发展,往往先做深,再做广,将经济效应最大化。大品牌在有深厚供应链的优势下,倾向走“先宽后深”的道路。而对于小品牌倾向持续优化爆款单品,做到单品第一名,再慢慢逐个击破。
虽然暂时做不到“两全”,但中国预制菜玩家完全可以先“占地为王”,以“区域”为开发单位。
2. 从注重渠道逐步转化为注重品牌建设。
预制菜企业主要客户是区域内各加盟商,包括生鲜食品店、农贸市场摊贩、超市等,少部分产品直接销售给餐厅、终端消费者。然而,加盟商的线下零售形式,对消费者的覆盖范围较小,对产品的推广力度有限。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消费者对预制菜需求迎来提升,对预制菜的质量、口味、营养等方面也在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知名度更高、口碑更好,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成为企业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获取产品溢价的有效方式。
目前,行业内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投放广告、举办推广活动、聘请代言人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3. 多元化营销渠道助力产品快速传播。
从预制菜产品渠道分布来看,电商渠道、私域流量型渠道和新型O2O渠道在预制菜销售渠道的占比快速提升。互联网多元化营销将加速预制菜的传播,推动预制菜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打造全渠道,让消费者随处可买很重要。
4. 食品安全体系逐步优化。
在预制菜工业化程度逐步提升之后,并且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也将会更加关注加工过程中每一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
5. 冷链技术和储存技术的提升。
面对预制菜上游原材料波动带来的影响,提升储存技术和运输效率,增加肉类和水产的库存量,同时保障冷链物流数据化,是企业确保运输过程中食品安全的必然手段。
6. 预制菜保质期将有缩短的趋势。
中国居民向来对“新鲜”更有执念。中国消费者更偏好“七天以内保质期”的预制菜,因此如果未来预制菜产品想广泛被消费者接受,保质期将有缩短的趋势。
被称为“猪狗食”的预制菜,却前有顺丰,后有格力等跨界企业相继入局,预制菜本身是问题吗?
当然不是。

预制菜与B端降本增效、C端消费升级的需求极度契合,问题在于产品本身品质以及企业如何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认知。速冻食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被消费者认可,用了近三十年时间,而预制菜的C端之路,才刚刚开始。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