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当“十四五”遇到“科改”
来源:和君 | 作者: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国有资本与国企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吕晓晖 | 发布时间: 2020-06-16 | 376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


对我们的工作而言,“十四五”规划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国资国企深化改革砥砺前进,继续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近两个月以来,和君国有资本与国企改革研究中心(简称“和君国资中心”)承担了多个“科改”示范行动(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企业的咨询项目,并同步运行着多个大型超大型集团公司的“十四五”战略规划咨询工作。结合“十四五”的形势和深化改革的行动,更能体会共克时艰的意义和不易。


很多“科改”咨询项目在接触之初,试点企业往往一股脑地去对应“工具箱”,照单全想收。我们却看到,不同成长周期的“科改”企业,从百年老店到创业几年新生;不同发展模式的“科改”企业,从信息技术到的老牌先进制造;不同发展规模的“科改”企业,从百十人到上万人,从收入依赖集团到全球化市场赚取数十亿利润。如此落差,改革的差异自然明显。


很多“科改”示范行动咨询项目提出了全面综合的咨询议题和诉求,却忽视了几个常见问题:


1、 忽略了战略性。为改革而改革,还是为战略而改革。和君常说“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那“科改”为了什么,试点企业战略是否清晰、明确。


2、 忽略了“十四五”的影响性。对于很多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因素和自身选择形成,“十四五”会是一路坎坷和不确定的,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剔除盲目性、随意性,是战略的谨慎之道。在目标科学和清楚后,才能更有序的推进机制创新和综合激励改革。


3、 忽视了整体性。治理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市场化选用人、市场化激励约束、科技管理组织体系与激发创新动能、工资总额等等,很多模块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叠化交叉性特征凸显,工具可以多样选择,而改革思想和升级理念的重塑是“稀缺资源”。


4、 改革的脉络性:国企改革纲举目张,层次分明。在战略性和整体性的理解下,改革体系设计和行动实施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5、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驱动的延续性:延续多年、几十项政策与文件、多个方面数十项举措与上百条措施。“施工图”清晰,需深刻解读,结合科学管理工具,勿盲目跟风。


6、 容易忽视也是难度极大的软性问题: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喊了很多年的优化公司治理,却还是老生常谈,精进于程序、无奈于内涵。董事会角色和职责、能力和结构、运作模式、选聘评估和激励、与监事会及党委协同治理等方面,抓大放小、互相配合、推动运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在战略和投资、绩效监控、风险监控、人才管理、以及自身建设和更新等职责重点配合好公司战略。


“十四五”注定也是不平凡的,更是艰难的,也将会有更多的领先型国资国企与和君国资中心同行,臻于至善,持续领先。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