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如何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落地?
来源: | 作者:俞俊杰 和君集团战略与集团管控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3-01-28 | 16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将所有与财政相关的费用都划入到预算绩效管理之中,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旨在通过严格的标准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人民银行、高校、医院、工会等各类机构单位持续探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建立与健全。由于上级文件通常仅构建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框架,各类单位在基层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难题。如何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落地,我们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


将绩效目标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机构单位在对部门重点预算支出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同行业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在目标编制前期,绩效目标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复后才能进入预算编制环节;在预算执行中期,对于重点项目支出执行监控的结果应符合对应的绩效目标,如发生偏离的情况,需及时分析原因及纠正偏差;在预算决算后期,以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对预算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要反馈、应用于下一年度的绩效目标的设定。



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的绩效运行双监控机制

一方面,对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的监控应以项目预算资金的拨付和支出为基础,监控预算执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是否存在偏离,定期或不定期预估资金结转结余情况。另一方面,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应持续动态收集对项目预计产出的数量、质量、完成时效以及所付成本等数据,并在一定时间节点对项目预计效果的经济、社会等效益进行监控,及时明确可量化指标。



探索引入第三方力量实施单位绩效评价

优选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专业性、独立性进行审核,明确第三方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获取单位内部信息,如政策文件、财务资料、业务资料等受限的情况,机构单位应全面地、完整地向第三方机构提供评价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在与第三方机构对接的过程中,通过绩效反馈和问责的方式加强自身绩效理念、改进绩效评估方法、优化组织结构等。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