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社区商业以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脱颖而出。不仅让我们意识到社区商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给社区商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常定义下,社区商业是以一定地域居住区为载体,以区域范围内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标准的商业基础设施。和同为零售物业、业态较为完善的购物中心相比,社区商业的体量一般在3万平方米以下,经营业态以餐饮、服务、亲子为主,零售为辅,是更注重便捷性与高性价比的高频消费场所。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大约8,000多个街道,超160,000个城市社区,其中有90%以上的社区已经配套了社区商业。国务院于2020年7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社区养老、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设施齐备、管理有序的居住性社区。城市更新能够有效改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社区商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水电、交通和通信支持,为底层社区商业提供大量的门店,吸引连锁品牌零售商的布局,丰富原有社区商业生态,催生更多的社区商业场景。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化社区商业政策支持。互联网公司具有发展社区商业的平台优势,一方面是近年来居民对于新的电商模式逐步接受,社区商业也在朝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资本所掌握的资源和技术以及连锁经营等高度组织化优势,将持续推动社区商业的规范化管理。例如,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同时设有到家和到店不同服务,目前已参与了上海多个市集的建设和运营,与宁波、杭州、重庆等城市合作建设智慧菜场。社区商业同时具有商业和公共服务双重属性,在建设社区商业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其公益性的作用,又要遵守市场规律,使之融入大商业发展格局,顺应新消费发展趋势。针对社区未来特定的消费对象及其消费定位,在现有社区商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逐渐扩宽商业服务的功能,如布局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休闲娱乐业态,适合老年消费群体的社区养老驿站等,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如书店、健身场馆等。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留社区特色,为消费者提供别致的消费体验,提高社区商业消费的边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