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十年浮沉,动力电池产业背后有哪些难言之痛?
来源: | 作者:王润 和君咨询师 | 发布时间: 2022-09-09 | 8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显著提升,动力电池产业备受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已家喻户晓,更是被誉为“宁王”。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在诞生“宁王”之前,也曾经历过大起大落,200余家公司沉浮其中。
2013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初具雏形;2014-2016年快速发展,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40余家,攀升到2016年的200余家。急剧的增长加之产业调整、政策引导和技术更迭,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开启了第一轮淘汰赛。

回望动力电池产业过去十年起落意义重大,对总结动力电池企业未来的存活之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两个企业淘汰期

  • 2016-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第一个淘汰期

政策强监管,过滤掉大批企业:2015年《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发布后,在2016年公布了四批动力电池白名单,将外资企业排除了国内市场;2016年底,工信部出台《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从0.2GWh抬高至8GWh。40倍的产能门槛提升,过滤掉了大批中部与尾部的企业。
产业端放量不大,存货增加,非头部企业无法形成正常经营:到2017年底,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超过10GWh的产量,占到当年装机量的30%左右。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16年行业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产能大幅增长,非头部企业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落后产能无法装车,而头部宁德、比亚迪的产能又严重不足。
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严重挤压电池企业盈利空间:2016-2018年,原材料锂矿价格同期上涨近300%,钴矿价格同期上涨近200%,大部分电池企业的毛利率从30%降至20%以下,导致多数企业经营困难。
  • 2018-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再次陷入淘汰期
三元和铁锂的技术路线更迭,淘汰了一批磷酸铁锂企业2017年开始,国家对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差的三元路线进行放行,补贴重点向续航里程倾斜。磷酸铁锂的企业在2018年面临了一次洗牌。
补贴大幅退坡、车市萎靡不振:到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幅度超过50%,新能源车市销量硬着陆,造成动力电池企业淘汰出清。同时,白名单废除,外资巨头动力电池企业再次进入国内,抢占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市场。

疫情来袭,雪上加霜:经历了2018-2019年的汽车市场低迷、新能源汽车销量硬着地后,除头部电池企业外,多数企业经营困难。而疫情导致的2020年第一季度停摆,对于没有较好经营能力的非头部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今疫情常态化,行业再次出发,迎来新的发展期。



昔日巨头难掩落寞


  • 传统铁锂巨头——沃特玛
2002年成立于深圳,曾经的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领域的巨头沃特玛,一度稳居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甲,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在2019年倒下轰然倒下,令人惋惜。
2013年,沃特玛牵头成立“沃特玛创新联盟”,整合了包含几十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千家公司,整合出一条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2016年,上市公司坚瑞沃能以52亿元控股沃特玛;2016年-2017年,沃特玛在铜陵、十堰、荆州、唐山等地共规划了10座动力电池工厂,预计产能扩张所需消耗的资金超过百亿,直接导致了公司资金链断裂。
过度盲目的产能扩张;对技术路线判断的失误,逆市场趋势重投入押注磷酸铁锂;不注重技术提升,磷酸铁锂产品能量密度低……种种因素叠加,将沃特玛推至了崩盘的境地。
  • 跨界入场巨头——猛狮科技
猛狮科技起家主业在铅酸电池领域。2015年,在动力电池大发展的浪潮下,公司决定进军动力电池领域,将原本相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铅酸电池产品线拓展为高端动力电池制造等领域。
然而,猛狮科技的表现却过于激进。公司财报显示,2015-2017年用于增资并购的资金总额超过41.21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新设子公司达到60家。同时,旗下多家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长期债务压身最终让猛狮科技资不抵债。

可见,外行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对锂电池行业市场变化、行业趋势等认识不深、应变能力不足,同样为公司发展埋下隐患。



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


1. 产品和技术能力不足,不能持续升级。产品质量不足,无法进入到优质客户群体,销售的产品不能带来正向的现金流,只是带来账面上的收入。
2. 外行企业跨行进入。团队或大股东是外行切入锂电行业,不能及时把握锂电行业的发展规律。
3. 盲目扩产,尤其是低端产能的扩产。扩产大多是举债扩产,造成资金压力较大,资不抵债。
4. 盲目多元化发展,不专注在动力电池领域,投资入局诸多行业。
5. 企业综合能力弱,管理能力、控制成本、选择客户群体的策略等方面不足。锂电池企业往往受到下游车企客户牵连,诸多新势力车企的倒闭造成其动力电池企业的经营失据,主观上有选择客户失策、客户付款条件失据的因素。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聪明的企业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长远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