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品牌研究中心对2021年品牌领域的事件进行了梳理,提炼出10个今年品牌发展趋势关键词,供大家参考交流。
企业主对品牌的认识日趋于理性,一个定位、一句广告语包打天下的日子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不仅仅是广告还是战略,是管理,也是文化。
更多的品牌开始向内求,喧嚣、浮躁的口水品牌明显在减少,走心的品牌越来越多,文化挖掘和价值导向对当下中国品牌的影响正在加大。
消费理性和精益管理的趋势让创业难度持续加大,靠短期流量和资本刺激存活的网红品牌开始失灵(炒作的钱还没赚回来就面临死亡)。
疫情影响导致生活方式微妙变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新消费与传统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融合,品牌沟通和交易方式格局多变,企业中的品牌负责人必须是个多面手,品牌营销新势力呼之欲出。
老字号品牌焕新欲望强烈,越来越多老字号步入焕新期,焕新成功则迈入全新的生命周期,失败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基本没有中间状态;老字号焕新的本质是企业家认知的全面升级。
传统企业逐步适应互联网逻辑和节奏,先试错再发力进入“由慢到快”模式;网络红利退潮,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后管理短板浮出水面,一大批互联网企业面临管理大考“由快转缓”将成为一段时间内绕不开的重要命题,新态势下品牌也面临价值重塑。
趋于理性的市场让拥有“真实力”成为了未来企业塑造品牌的关键内容,仅靠策划包装、靠促销让利、靠资本运作已经无法获取真正的信赖;所以,企业要有“真实力”,品牌人也要有明辨“真实力”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打造的品牌才有机会成为基业长青的真品牌。
多年淘洗,中国一批优秀的B2B企业已日趋成熟,正式迈入品牌塑造期,也反向说明ToB领域的竞争正在加剧,企业品牌投入会逐步加大;ToB品牌塑造的逻辑与ToC品牌截然不同,要求团队能力更复合、视野更开阔、研究能力更强。
盛行于全球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营销正在渗透进入传统企业,为达成数字营销系统的目标,前期需要经历全新的模式重塑、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数字基建等重要环节,否则难以实现真正的营销自动化,浅尝辄止不如不变。
品牌专业人才缺口显著变大,相关部门和省份正在商讨出台专业人才的要求与规范,企业甚至地方政府对品牌岗位管理人才有长期需求;其中,除了懂品牌专业、还懂数字技术、懂管理、懂市场、懂人文艺术的品牌人才最为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