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园区招商政策创新的方法——“一基三维”模式
来源: | 作者:渠宏伟 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副主任 | 发布时间: 2021-11-03 | 14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园区招商花样层出不穷,然而,大多数的政策并非创新,更多是相互借鉴和模仿,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我们通过研究国内外多个政策创新的案例,发现政策创新内在的逻辑与规律,结合我们多个实操的政策创新咨询项目经验,初步构建了“一基三维”的政策创新模式。


“一基”是指园区的自身优劣势,园区一定要立足本源,回答“我是谁,我在哪里,未来要成为谁”,这三个核心问题。也就是要想清楚园区的产业基础是什么、自己属于哪个区位、具备怎样的交通条件、未来三到五年最可能达到的产业级别。


“三维”是指细分产业链、营商环境和标杆引领三个维度。


细分产业链维度是政策创新的关键所在,而找准细分产业是关键之关键。目前,国内园区的大多政策主要围绕产业、人才、金融等方面,这并没有错,但大多数政策不过是“抄作业”,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此这般,也许短期内有效,长远看边际效应一定是递减的。我们需静下心来,深度研究产业发展规律,找准细分产业的发展机会,对于细分产业链出台定向的、精准的政策,而且不能只有政策,更多的要对于细分产业的扶持出台可操作的细则,才是正道。


营商环境,这个因素看似简单,若要做好难度却很大。中国的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是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因为受到地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营商环境具有特别明显的南北差异。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差别较大,很多创新政策已经在上海、深圳早已执行多年,十分成熟了,但是在北方还是处在亦步亦趋的阶段,裹步不前。当然,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个别园区已经在实现营商环境的政策突破,树立了营商环境打造的一面旗帜。


标杆引领要建立“学标杆、超标杆”的思维才能实现政策创新的突破。学标杆如果仅仅是照搬标杆园区的政策,效果只能是“削足适履”,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真正的学标杆是学标杆园区的政策创新思维模式,是对标杆园区政策创新逻辑脉络的深度解读,需要与标杆园区建立战略发展的深度协作模式,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收益,共同发展。超标杆的难度就更大了,需要在深度学习标杆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创新。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