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有了长期护理保险,养老企业就发展无忧了吗?
来源:养老BAR | 作者:和君康养事业部 助理咨询师 王心宇 | 发布时间: 2021-03-21 | 2887 次浏览 | 分享到:

支付问题是困扰养老行业的一大难题,而借鉴国际经验,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5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第二批试点14个市(区),期限为两年,这意味距离长期护理保险全国铺开的日期又近了一步。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为养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扩大,支付问题得到一定解决,但总体规模面临天花板。以上海为例,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为一直以来无法找到盈利模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带来新的改变。上海长护险以存量医保资金作为支持,为缴纳社会医保的60周岁职工提供长护险服务,经评估符合等级的老年人可享受长护险服务,老年人只需支付10%费用,其余90%由医保支付。得此契机,福寿康等上海养老企业,在社区养老服务领域获得了新一轮发展,且长护险带来的营收占比高达80%。但由于长护险支付资金来源于存量医保,前期并无大量的长护险沉淀资金积累,并且经评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数量有限,所以长护险市场蛋糕总量是有限的,而企业高度依赖长护险作为盈利来源,其发展的天花板明显可见。


2、一线城市养老企业发展优势明显,但区域扩张受限。根据目前长护险试点及各省市政策发布情况来看,只有上海、深圳、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支撑快速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压力。近期,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项基本社会保险纳入缴费范围,为将来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准备。而与此对比明显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东北地区,医保资金早已面临巨大压力,难以再承担巨大的长护险支出,使得长护险支持政策只有名难有实。据此,在长三角地区得到长护险红利的而生存发展良好的养老企业,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并不顺利。企业由此思考:没有长护险,企业依靠什么而发展?


3、大力发展老人自费项目,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是养老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护险实施有其自身的规模及区域限制,只是短期解决了养老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并不能为企业提供长久的保障,而企业长期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开发出适合老人、消费者愿意自掏腰包持续付费的拳头产品,以应对长护险收入在某个阶段到达天花板,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