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经济
演讲人:李周凡 和君农业事业部主任、和君咨询合伙人
一、认知: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乡村发展战略的演变:
1949年新中国开始工业化进程,推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后的几十年时间农村、农民为之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经过20多年的过量提取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剩余导致“三农”衰败,国家从几乎已经没有剩余的三农领域退出,改革开放开始;
新千年后,2003年提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提出“两个阶段和两个反哺”,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奠定基调。
乡村发展战略的演变的根源:三农问题当中除了粮食安全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命题,其余层面都是在导向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公共服务提升。
乡村振兴的意义:不在于增产增收,更在乎社会稳定器、蓄水池、让软着陆的降落场、生态保护的重要堡垒。
乡村振兴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和新形态,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1、乡村产业振兴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乡村人才振兴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3、乡村文化振兴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4、乡村生态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5、乡村组织振兴
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思考: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是一个与“市域经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区域经济概念。
· 县域经济,其基本内涵是县域行政区间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
· 县域经济是综合经济。县域内有政府、企业、市场,有财政、税收、金融,有产值、利润、就业,有家庭经营、协作经营、规模化经营,有农村也有城镇,有历史也有创新。
· 国民经济的各种因素,都可在县域范围内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与城市的分化相比,县域的差异更大,县域经济总是各具特色的。
· 建国后前30年是县域经济支持市域经济发展的年代;1980年代是县域经济引领中经济的时代;1990年代及以后是市域经济引领时代,是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1、招引服务触角延展。
2、精准定位,规划先行,做强做大核心优势产业集群。
3、发挥数字经济引领,加快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4、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充分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潜力。
三、未来:乡村振兴下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经济投资热点
县域当中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1、农民主体和组织起来的产业经营
2、发展特色产业
3、发展融合农业
4、产业集聚区经济:科技园区、农业园区、农高区
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和君农业事业部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