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推进之年定基调,擘画全面振兴新图景
给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本次一号文既安排部署2021年的目标任务,又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际,是国家“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时期。文件内容本身的分量叠加发布时间点的历史意义,足以看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认真通读了一号文全文、参考了农业农村部领导及相关专家的解读后,结合和君农业事业部实践经验,我们将一号文简化分为巩固脱贫攻坚、确保粮食安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建设行动及推进农村改革五个重要的章节,并分别标划重点,其中对咨询及产业机构有重要意义的点我们会特别标注,供大家参考。
重点一:
“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一号文明确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在西部地区的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
重点二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党政同责”也出现在一号文中,“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一号文明确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打好种业翻身仗,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一号文同时强调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重点三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号文提出到2025年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提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二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培育高素质农民。
三是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
四是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稳妥规范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
重点四
“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行动专门用一章篇幅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编制。推动各地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和布局,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并就前期一些地区在乡村建设中的过热情况作出警示,提出“不刮风搞运动”,“不强迫农民上楼”。
二是基础设施。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人居环境。启动实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
四是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重点五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和“十四五”时期,将谋划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
二是稳慎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完善管理制度等基础工作前提下,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三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和君农业事业部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