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产城原创】从购物中心的质变看都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内在逻辑
来源: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 作者: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  翟战平 | 发布时间: 2020-06-30 | 1476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库洞见】在新消费时代和深度城市化阶段的大背景下,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都市公共空间正在看经历着根本性的质变。消费结构的变迁推动着消费内容从物质性消费转向服务性消费和体验性消费;作为都市公共空间重要代表的商业中心,也从以购物为目的的购物中心,转向以满足区域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生活中心,进而转向以满足交往为目的的文化中心;在此趋势的推动下,都市公共空间逐渐从满足吃穿用的物质消费转向满足文娱创的精神消费,其发展中心开始从商业中心逐渐转向城市客厅并向创新中心转换。

从购物中心的质变看都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内在逻辑

NO.1

消费结构之变

物质性消费—服务性消费—体验性消费

不同国家在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发生同类型消费特征的转变。从各方面来看,现阶段我国正经历与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相似的发展阶段。我国正走过大众消费阶段,步入追求个性化、满足情感需求的新消费阶段。新消费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重构人货场的关系,通过消费者需求来逆向推动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在新消费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需求、消费渠道和消费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目的不同,消费者进行的消费活动可以划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和享受型三个层级,生存型是较低层级的消费需求,享受型是较高层级的消费需求。

NO.2

城市商业中心的功能之变

购物中心—生活中心—文化中心

在以物质消费为中心的阶段,作为都市公共空间的购物中心,其核心要素在于占有城市黄金地段和提供丰富的商品展示。此阶段的城市商业中心是以满足吃穿用为主的“购物中心”形态。

在休闲消费大行其道之时,购物已经不再是核心需求,而满足日常生活的综合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购物中心开始引入餐饮、娱乐、教育等功能,向生活中心进化。此阶段的城市商业中心是以满足教育、健康、运动、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生活中心”形态。

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购物中心开始引入都市农场、艺术展厅、特色书店以及主题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要素,逐渐向都市文娱中心转变。此阶段的商业中心不再以满足物质性消费和生活服务性消费为重心,开始展现出以文化娱乐、人际交往为核心的“文化中心”形态。

NO.3

都市公共空间的变迁

商业中心—城市客厅—创新之核

城市商业中心从“购物中心”到“生活中心”再到“文化中心”,展现了都市公共空间在内容营造上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再到体验消费的内在逻辑,也是深度城市化阶段,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最重要体现。一方面,它吸引更多的主题人群进行更多元的交流交际活动,越来越趋向于变成满足都市人群主题聚会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它引入创新产业要素,构建创新产业生态,进而逐渐向辐射力和聚合力更强的“创新之核”转变。

近年来,教育综合体、健康综合体、众创空间、文创街区的出现,也可以说是这种趋势的一种现实写照。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内“城市会客厅”与“创新创想”的内容比重会越来越大,会呈现出不同于商业中心的一种全新面貌,这或许正是深度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转型升级的根本性逻辑。

官方小助理

获取更多干货、答疑及加入官方微信群,欢迎添加产城发展事业部官方助理微信号:hjccfz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