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聚光灯下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行业
来源: | 作者:和君生态环保事业部咨询师 刘东兴 | 发布时间: 2020-04-09 | 5370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医疗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医疗废弃物具有感染性、传染性、腐蚀性等特点,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大气、食物链等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20万人死于医疗废弃物暴露引起的疾病。经过这次新冠疫情,人们的健康意识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行业将处于风口浪尖。


一、制度规范层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废弃物方面的管理和处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制度化、法制化进程进展迅速。仅在非典之后,就先后颁布了十余部法律法规。国务院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卫计委等部门发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行政处罚办法》等法规条例。2020年2月26日,卫计委和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二、市场需求层面


这次疫情应急中暴露了我国在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的不足。疫情爆发前,全国医疗废弃物处理能力为4902.8吨/天,截至2020年3月14日处理能力为6058.8吨/天,提高了23%。其中,武汉市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了265.6吨/天。


在十部委发布的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每个地级市都要至少建一个规范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全国每个县都要建成从收集、转运到处置的完整体系,彻底解决全国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企业运作层面


医疗废弃物具有区域分散、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产生量不稳定等特点。加上社会对医疗废弃物处置重视程度、宣传力度不够,社区、民众参与程度不够、混入生活垃圾等原因,使得医疗废弃物处置业务运作环境不够理想。


业内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专业人员不足、技术薄弱等特点,大多数企业采取分包、分段方式完成收、运与处置,导致一方面企业难以达到环保要求,另一方面盈利面对巨大压力。


为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的提升必然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刚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业内企业必须注重自身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增强整体处置水平,迎头赶上行业转型升级的春风,才能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