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2022年4月26日,“跨越内卷,一起向未来——王明夫、曲向东的跨时空对话”直播活动
分享嘉宾:王明夫 和君集团董事长、和君小镇创建人、和君职业学院董事长
王阳明也好,玄奘也好,他们的人生姿态,我觉得在当今时代都有特殊的意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讲,我们陷入了一个内卷时代,机会越来越少,个人的就业、事业发展不那么容易,企业的发展因为疫情影响也很困难。其实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心理游戏,我的人生和我的企业再难,能难得过王阳明吗?与玄奘西行的艰难、王阳明坎坷人生的挑战相比,我们的难处都不在话下。那么,面对内卷,我们怎样跨越呢?
有事做事,无事读书
从我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当下的观察来看,所谓的内卷,就是你对外扩展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能向内去增存量。这种情况下的内卷,能赢的显然是少数人,很多人越来没有机会甚至“卷”失败了,由此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凭一己之力停止内卷,停止焦虑,是件难事。但是,你可以回到内心寻找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姿态拔地而起,让自己强大而有尊严地面对内卷。有句话说得好:“有机会就抓机会,有事就做事,没事就读书。”内卷时代的机会少,也许“无事可做”,但你不能就此充满负能量。实在无事,可以看书。
推荐大家读两本书,一本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其中讲到当年西南联大南迁之时,在极其简陋和临时的条件下,冯友兰书写了《新理学》,金岳霖完成了《论道》,汤用彤写就《中国佛教史》……诸位学者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就奉献出传世的学术著作,实现了一生最重要的使命,这是非常震撼的。我们现在再不容易,总不比抗战时更不容易,对不对?另一本是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这本书写得比较深,繁荣年代你可能没有心境看完,但在艰难时期,它可以定心。读书对寻找内心力量,提高精神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精神修养,能够为人生的后劲积攒力量。内卷之下,大家都非常迷茫、痛苦、焦虑,但还是那句话,焦虑有用吗?若没用的话,就看书吧。
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换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社会整体呈现出气势如虹、欣欣向荣的持续扩展状态。在这样一个万马奔腾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已经习惯了追求更高、更强、更快。内卷时代的突然到来,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归常速。面对时代的切换,处于过渡期的我们,在习性、心理、精神状态、社会对个体的评价标准等方面,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节奏中。惯性思维带来的不适应性,让我们变得很焦虑。但实际上,无论是人生境遇,还是社会环境,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过去野蛮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时候,我们需要倡导小野二郎这样的工匠精神,并回到内心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待时代转换的窗口期渡过之后,我们终将实现自我、社会、时代的同频共振。
摆脱焦虑,思考三个问题
乌卡时代下,我们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尽最大努力争取机会、改善处境,这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回到内心去寻找自己的力量。王阳明被贬去龙场,那里道路不通,民智未开,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当时,王阳明只想两个问题:第一,怎么活下去?第二,怎么活得有意义?王阳明也没有答案,因为那时他的人生智慧不足以解答这些问题。在困扰和迷茫中,王阳明开始思考第三个问题:如果圣贤在我现在的处境,会怎么做?通过这个问题,他终于开悟,不但找到了活下去的方法,更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因此,内心越焦虑,我们越要思考这三个问题:
怎么活下去?
怎么活得有意义?
如果圣贤在我现在的处境,会怎么做?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应该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也许每次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是会让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