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坊间传言医美行业即将整顿的风声影响,医美概念股震荡走弱,爱美客、华熙生物、爱尔眼科、德展健康、迈普医学跌超 5%,贝泰妮、鲁商发展、复星医药、华东医药等跟跌。
而医美股价的走低,显示了医美行业资本脆弱的“玻璃心”。表面上看,医美整顿给行业带来利空,但回归本质,应该看到短期利空的另一面,医美行业正在步入孵化霸主时代。
医美行业错综复杂,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医美技术门槛低,需求大,竞争少,收入高。近年来,医美行业法律诉讼数量暴涨,且多数涉诉案例都存在资格、资质问题,冒充专业医美人员提供服务的现象不在少数。
医美行业整顿迫在眉睫。因此,自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医美行业的政策频频,其中包括打击虚假宣传医生资历、虚构医疗机构资质或荣誉、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医美产品功效、服务疗效等行为。国家药监局近年出台的文件,细化到包括水光针、射频治疗仪、液体成膜敷料等数医美产品,并细化了使用场景和监管细则。
医美行业在我国作为新兴行业,在过去较长周期内,从业者鱼龙混杂,如雨后春笋野蛮生长。随着法规的健全和监管的收紧,不合规的中小企业将被快速淘汰。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关闭的医美企业达到了2600家,2020年这个数字上升至2720家。
行业整顿将会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一方面,对规范化运营、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美企业是重大利好,另一方面,对于医美众多细分领域而言,则意味着霸主的崛起。
医美行业之所以那么赚钱,根本原因在于需求旺盛。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用户人数接近2000万人,是2017年的4倍多,比2020年增长近20%。医美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2021年较2020年增长15%。
医美需求暴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趋少,部分人趋向于从相貌上赢得更多优势;二是老龄化加速,有退休金但身体健康的“新老年”们,热衷于美容美体。
一方面是监管导致供给侧企业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医美行业需求侧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哪个企业能打造出更合规、更安全、更有用户满意度、更具信用的医美品牌,哪个企业就能快速成为细分领域的霸主。
时代大势汹涌,谁能勇力潮头?
笔者认为,运营管理为王。需要六大运营能力:其一,战略设计能力,尤其是对要素结构和运营机制的设计;其二,整合能力。经过国际若干年的经验积累,医美行业技术趋向成熟。但医美毕竟是以美学为基础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背景下,医美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三,具有核心优势的特色服务能力。医美的用户有特殊属性,其心理有独特性,更需要通过运营管理,给用户更加独特的体验。其四,公共关系能力,这是一种以文化为主线,以品牌和信用为表现的独特能力。其五,资本运作能力,医美行业霸主的诞生,不会是单体店的形式,而是产生于具有标准化服务的连锁企业。其六,是集团化管理能力。发展模式可以创新和变化,而能力需要内生加整合,对医美行业来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先有医美经营思维,后有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