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这是自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后第7个年头。中国品牌日是目前为止品牌领域最权威最盛大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我们的大国品牌,走向世界。
中国品牌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那么作为品牌方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迅速突破?下一步的转变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未来到底什么样的品牌能掌握话语权?有4点非常重要。
1、向品质化转变
越来越多的品牌正从以“价格”换市场向以“品质”赢未来转变。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线上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2%,正不断抢占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由早期的外国品牌掌控到今天被中国品牌蚕食过半,现在大量的中国品牌在思考如何向上突破,抢占高端,增加品牌的溢价能力。华为的高端P系列及mate系列已作出很好的榜样。
2、面对竞争环境提升创新能力
国产是地摊货,山寨货的认知在被颠覆,海外品牌开始正视中国品牌。竞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其中存在良性竞争、恶性竞争。面对良性竞争,国产品牌都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不断的打破思维,提升品牌创新能力,尤其在产品专利等方面做好铺垫,加强品牌的版权、专利意识,避免成为竞争品牌的攻击点;在恶性竞争方面,像近期的新疆棉事件,华为被美国政府制裁事件,包括FaceBook一边山寨TikTok,一面公开指责TikTok窃取美国公司技术等,当品牌面对这样的突发环境,要做好面对极端环境的准备,做好品牌价值积累的前期工作,抓住时间节点,增强品牌在本土的认知能力,再次为品牌赋能。
3、返璞归真提升产品力
Z世代(90-95后)消费者成为主力,消费需求升级但并不代表追求高价格,而是返璞归真,当下的消费者更注重品牌的实际使用感受,传统一线海外品牌对新消费主力而言,品牌形象略显错位,品牌溢价过高,认可产品力强的品牌,随着市场不断成熟,那些具有性价比,使用感受优良的品牌正迎来发展机遇。
4、打造全领域媒体力
在消费品领域,当下新崛起的国产品牌普遍重社媒而不重传统媒体,主要采用线下+线上双渠道融合模式。除常规营销外,还要将传统营销与新型营销结合,在各大社交网站“种草”,通过直播与短视频带货等,社交媒体是品牌传播的一大触点,同时社交媒体在当下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更容易吸引品牌受众,随着国际舆论事件的不断发生,国产品牌逐渐抢占国内市场,新疆棉事件后安踏签约王一博,在各大社交媒体快速建设私域流量,扩宽了品牌受众。
中国品牌已经站上了一个最为关键的转折点,可能现在的大部分高端市场仍由海外品牌主导,但在很多领域,部分品牌已经掌握话语权,一个无需争议的事实是,未来,我们将会在更多领域看到国货品牌诞生、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