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问题在疫情之下暴露无遗。
1、生产效率低。生猪养殖管理的规范性较差,信息化基础较为落后,数据管理能力不强,智能化水平不高,受疫病影响大,无法对养殖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同时目前生猪养殖的产出效率较低,行业内企业无法经受大幅波动带来的短暂性损失。
2、交易问题多。交易链条过长,从养猪场到屠宰场中间间隔猪经纪、猪贸易商等多个环节,并且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无法保证执行标准化的交易模式就会滋生风险;另外我国养猪仓储物流问题多,保护措施不强,且较为刚需的冷链等功能薄弱,终端产品不可追溯,整体交易成本偏高。
3、金融资源匮乏。目前中国养猪产业信用基础差,遇到疫情等急需资金补栏等情况时贷款较为困难且信贷成本高,可以对接的金融网点也比较有限,结算支付也存在困难。本次猪瘟,众多企业、养殖户
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市场上没有较为合适的猪价对冲&避险工具,无法对未知的风险进行对冲或规避。
应对上述三大问题,企业与行业整体的效率提高是核心命题。一方面行业内企业自身需弥补短板, 遵循“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等方向提升自身实力,并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促进效率提升。另外一方面,由于高标准的产业基础设施服务成本高,搭建工程庞大,行业呼唤平台型企业来承上启下,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重构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搭建赋能平台,提高产业上下游生产要素、关键信息的流动效率。从企业生存发展趋势来看,其竞争优势越来越体现在软实力上,即无形资产或组织能力,而非有形资产或外部资源,小型养殖户及各大行业内企业,可以重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非必要资源便可借助外部平台型企业适当外部化,比如仓储、物流、金融、
信息化等,保障自身效率、效益的同时,开拓新的增长点。
无论是养殖主体还是产业服务主体,各类公司竞争的核心在于实现猪场的“降本增效”,新环境下,树立“降本增效”为核心的理念是业务目标也是核心能力构建的出发点,应当成为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
如何弥补自身短板,增加企业免疫力,把握周期和风口,是农业这个收益低、收益慢、产业风险不可预测且难规避的产业内所有企业都必须思考的命题。
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和君农业事业部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