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提出“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不要搞大水漫灌”,节水农业引发热议。
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约22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88位,在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占比约62%,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约50%,每立方米灌溉水的粮食产为1.1kg——一吨水“灌”出2斤粮。目前中国的18.26亿亩耕地中,只有约一半能确保得到灌溉,另外一半耕地仍然只能依靠自然降水。
2010年开始国家在节水灌溉相关的农田水利投资方面投入快速增加,近年来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约1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2000万亩。与之同步,国内企业在消化吸收海外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诞生了以新疆天业节水、大禹节水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
节水农业是基于水资源短缺而产生的,但滴灌技术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跳出了传统的“节水”概念,农民将增产增收、降低劳动强度作为使用滴灌技术的主要动力,对农民来说节水成了非主要因素,节水农业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样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为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创造了巨大源动力。
从发展趋势上看,节水农业正在走向系统解决方案和数据驱动,只有环境、作物、工程、农业、管理的结合和技术赋能,才能实现最优产出效益。节水企业也从设备提供商、工程集成商,走向服务提供商、数字农业服务商。
获取更多农业资讯,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和君农业事业部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