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产城原创】城市发展中的三种产城关系
来源: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 作者: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副主任 余彦波 | 发布时间: 2020-06-30 | 12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城市发展中的三种产城关系

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工业革命后,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建设开发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两条逻辑主线,围绕“城和产”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城市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种。

NO.1 工业经济时代的以产带城

工业革命后,以产业价值分工和跨区域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大工业组织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轻工业、重工业等相关产业开始沿着产业价值链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分工,以原材料、市场、技术、交通、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聚集为核心价值开始涌现大量的原料加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商贸集散中心、渠道零售中心等产业价值功能区,每一个产业功能区都能带动相关人口的聚集,人口的大量集聚催生了生活服务的需要,进而带动城镇居住、商业、交通、服务业等功能体系开发建设,推动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和功能升级,最终推动城市能级的提升。

这是整个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发展由小到大的核心成长逻辑——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进程。

NO.2 数字经济时代的以城促产

进入新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数字经济爆发式发展时代来临。数字产业在完成第一波纯线上虚拟经济启动增长后,开始对城市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城市发展政策的逐步放开和5G技术的全面推广,数字经济迎来以城市应用场景打造为牵引的全面加速发展阶段,餐饮购物、交通出行、政务服务、生活居住、旅游休闲、医疗健康、基础设施等城市原有的功能开始全面进入新的应用场景重构阶段,进行全面数字化,从而促进数字及其相关产业的第二轮大增长。

这就是新一轮正在进行的以城促产的发展逻辑,产城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功能应用场景的构建和技术资源的整合平台。

NO.3 生物经济时代的产城融合

近几年,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快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加速融合,高通量测序、基因组编辑和生物信息分析等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快速演进,生物经济正加速成为继数字经济后新的经济形态,不同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从一开始就呈现高度的智力密集、资本密集和生态驱动的特征,即起步逻辑就是产城融合,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朋友圈和产业生态圈”两圈的同步构建、同频共振,推动城市功能更新和产业集聚发展。

NO.4 结语

以上三种逻辑关系只是理论模型和各个阶段的主流模式,在现实中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是“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条主线的耦合。正如硅谷20世纪百年发展历史,演变出一部波澜壮阔而又机缘巧合的产业变迁史和城市兴衰史,最终诞生世界级的旧金山大湾区,引领和影响全球产城格局变迁。

100多年前的美国,淘金热催生铁路业,而铁路带动运输业,运输业又带动港口业,港口业催生了沿海城市,城市需要电力,输电需要高压电力线,这使该地区成为电力工程技术的领先者,港口需要无线电通信,这需要电子信息业的发展,从而催生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又衍生出微处理器产业,从而产生了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又催生了软件业,软件业又得益于互联网,互联网巨头们创造了巨额财富后,又投资于生物技术和绿色环保产业。在100多年的产业迭代历史长河中,与之相伴生的是旧金山从一个黄金乡镇,最终演化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包含Alameda、Contra Costa、 Marin、Napa、San Francisco、San Mateo、Santa Clara,Solano和 Sonoma九个郡,共101个城市。

公众号:和君产城发展事业部

微信号:hjccfz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