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有一个经典的管理三要素理论“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战略要靠班子来制定,队伍需要靠班子来带,因此“搭班子”是三要素中的第一位,如果班子不和,什么事都做不成。以2000年前后联想的领导班子为例,班子中既有柳传志这样的战略规划大师,又有李勤这样执行能力超强的总理式人物,既有马雪征这样善于沟通、政商通吃的CEO,也有杨元庆、郭为这样的青年业务骨干。不仅仅是联想,在各个行业中取得突出业绩的公司,其背后往往都有一支风格互补、互相成就的核心领导团队。
班子成员搭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管理实践中,有很多企业的班子成员搭配可能是在“碰运气”,更多是凭借上级领导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判断来进行组合,在科学性、客观性上略有不足。那么,班子成员到底如何搭配才比较合理呢?
基于多家企业的管理实践,我们提炼总结出了一套班子匹配度“四维分析模型”,从年龄、学历、专业、性格四个维度来全面分析班子成员的匹配度情况,希望能够为企业管理团队的搭配提供借鉴和参考。
(班子匹配度“四维分析模型”)
班子成员的年龄搭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一个是班子成员年龄结构的合理性。
从平均年龄来看,一般建议班子成员的年龄在40-45岁这个区间比较合适,基本上也符合大多数行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当然,班子的平均年龄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业务类型的不同,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标准。例如,相对传统的行业,班子成员总体年龄稍高会更加稳健;而如果是新兴行业,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就需要年轻化。因此平均年龄的标准定在多少,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业务创新程度来综合考虑。
从年龄结构的合理性来看,通常建议企业班子成员能够形成“老中青”的人才梯队搭配,即班子成员在35-40岁、40-45岁、45-50岁这三个年龄段中至少都有1位,这样就能保障班子里面既有经验丰富、行事稳健的资深干部,又有能够带来创新与活力的年轻干部,能够前后形成承接,避免人才断档。
这里的“学历”搭配并不是说选拔管理干部一定要“唯学历论”,而是从学历的角度来综合评价一个班子的专业素质情况。其实很多企业在选拔管理干部的过程中,学历依然会被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在国企管理干部的选拔中,学历很多时候是一项“硬指标”,因为它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从班子成员的搭配而言,如果大家能够处于同等的学历水平,有相似的教育背景,那么在管理理念和认知上相对更容易形成统一、达成共识,对企业重大管理决策、日常工作沟通效率的提升也有帮助。
班子成员的专业匹配主要考虑三个维度:一是主专业完整度,二是班子成员所学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三是班子成员工作经历与岗位的匹配情况。
主专业完整度主要看班子成员所学习的专业是否能够覆盖公司的主要业务。例如房地产公司,主专业可能包括工程、安全,营销公司主专业可能包括营销、财务。
专业与岗位匹配度主要是看班子成员所学习的专业是否与担任的岗位相匹配,很多员工都希望能够有“专业的领导”,当然领导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一定是最强的,但是领导必须要懂专业,也就是需要具备这个专业的相关知识或经验。比如一个安全管理的岗位,如果是让一个财务专业出身的领导来做就不是特别合适,并且会存在极大的管理风险。
班子成员的工作经历与岗位的匹配情况,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来看。例如有的企业要求班子成员必须要在总部职能部门或者下属单位轮岗锻炼,有的企业要求班子成员必须要具备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制定一些标准作为班子成员的选拔条件之一,一方面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有更加丰富的履历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能让管理者能够从更加全面综合的角度来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
“性格”搭配听上去有点玄学的感觉,但重点是看管理者在冰山之下的“隐性特质”,也就是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借助专业的人力资源测评工具,例如DISC测评,我们就能了解到班子成员中每个人的管理风格和特点。
在班子成员搭配的时候,建议一个班子成员的性格不能都是一模一样的,而是需要全面综合,有相同也有不同,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还是以DISC测评为例,班子成员的管理风格最好能够覆盖DISC四种类型;同时,班子成员中的核心人物或“一把手”的管理风格最好能符合D型,也就是明显的目标计划导向,这样整个团队相对而言会更加具有战斗力。当然,也有些企业的“一把手”可能是其他的管理风格,这样其实可以在团队搭配的时候有意识的安排D型风格的成员,来帮助补位。其实管理风格也没有好坏,每种风格在管理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最佳方式是进行组合搭配,这样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合力。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绘制出一张班子匹配度分析的雷达图,可以从多个维度清晰的看到这个班子匹配情况:得分越高的评价项,意味着班子成员在这一项的搭配上比较合适;而得分较低的评价项,意味着班子成员在这一项上还有优化的空间或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班子成员匹配结果示例)
“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完美的团队”,不论是在企业中,还是在其他的任何组织中,团队的组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企业或组织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走向,战略规划的落地、市场业务的拓展、内部管理的运转都需要依靠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来执行。当然,团队搭配也没有一个标准或者完美的答案,也需要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去观察去调整。一个好的班子,应该是一个大家各有所长且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班子,才能达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