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寺庙经济,并不“佛系”
来源: | 作者:李丹蕾 和君品牌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3-04-18 | 1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雍和宫限流,灵隐寺限购,请手串的流通处人满为患,古刹素斋成为餐饮流行,社交平台甚至出现了代买寺庙周边的服务……寺庙游突然火了,数据显示,2023年,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其中90后与00后占比将近50%。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为何选择了上香?



“寺庙热”究竟是如何火起来的?

寺庙里的年轻人,都在求什么?

“求上岸”、“求offer”、“求升职加薪”、“求早日脱单”......别看他们成天把“摆烂躺平”、“反对内卷”挂在嘴边,内心深处仍在和学业、事业、婚恋等现实问题相周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造就了“焦虑”这一情绪痛点。恰好,寺庙可以提供缓解焦虑的情绪价值。

古刹清幽的环境,能够让人在身体上短暂逃离城市生活,进而暂忘现实压力,同时寺庙“信则灵”的精神力量,也有助于对抗现实的不确定性。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求神拜佛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与自我和解的方式。借许愿之名将人生烦恼讲给佛听,压力就有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佛系营销应运而生

对品牌而言,流淌在寺庙当中的这份情绪价值,作为情感共振再合适不过了,恰当地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日渐增长的松弛感需求,寺庙营销更是将寺庙热进一步推上了高潮。从建筑设计到文创周边,从咖啡素食到禅修体验,当下寺庙在IP延展的创新表达上,已经展开多维度“内卷”。各式各样的法物周边,将祈福祝愿延伸到了更多生活场景,仅凭借美好寓意,就足以撬动周边经济,更别说这些周边还在不断上新,从“金丝南瓜”到“猫抓菩提”,从精致典雅到可爱Q萌,与时俱进的同时,还拿捏住了颜值经济,不断强化着寺庙旅游的吸引力。

还有一些寺庙,因“好吃”而闻名,比如法喜寺的斋饭、香积寺的福饼。发展至今,去寺庙喝咖啡、吃下午茶也逐渐成为流行。最早出圈的永佛寺“慈杯”咖啡店,堪称寺庙跨界营销的典型。首先店名与出家人的慈悲谐音,奠定了自身差异化定位;其次产品起名融禅意于一体,管美式叫“涤烦”、抹茶拿铁叫“听山语”、咖啡盲盒叫“随缘”,又为咖啡增加了一层解忧洗尘的情绪价值;再加上中西结合的反差、“和尚卖咖啡”的噱头,不仅引得无数年轻人慕名打卡,也打开了“寺庙+咖啡”的IP营销新范式 。

潮起潮落,如今流量的逻辑不断变化。捱过三年考验韧性的日子,消费者都经历了太多挫折与无奈,穿越了太多相聚与离别。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交织之中,内心积淀的,是一种阅尽千帆的释然,是一种更珍视当下生活的满足。如何借用寺庙热潮重新思考新的营销方式,如何把握好力度,在淡泊中塑造返璞归真的品牌实力就变得至关重要。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