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地方国资尤其是平台公司普遍进入隐性债务化解的后时代,随着新时期战略开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体制机制改革等阶段性工作过后,地方国资体系的存量优化与增量进阶该何去何从——以新一轮整合重组为战略杠杆,探索更高阶的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
从一则近期重磅新闻说起:据重庆破产法庭消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权属企业以“已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及可行性”为由,分别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提出预重整申请。同时,重庆能投控股上市公司重庆燃气也发布了相关提示性公告。注: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重庆市国资委100%控股,截至2021年上半年,重庆能投总资产824.73亿,作为重庆五大投之一,重庆能投是重庆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唯一投资煤炭、燃气、电力等能源核心产业的专业投资公司。2006年起,重庆建投合并重庆煤炭集团和重庆燃气集团组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借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机会,转型为经营性国企,专注煤电气等领域的经营投资。
16家企业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能投商贸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天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物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重庆顺安爆破器材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重庆云能发电有限公司、丰都县发电有限公司、重庆巴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甘洛县工棚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事件发酵以来,网上众说纷纭,各种解读多如牛毛,甚至有一些机构开设了重庆能投破产案例解读课程及培训。作为重庆能投近两年来的战略咨询顾问,和君国资中心也一直关注着相关舆论,总体来看,网络上的多数解读有失偏颇,很多也是过度解读,因果事实难以客观。我们的当前视角,暂不去解读重庆能投破产重整事件,但可以以点带面观察到多数地方国资的一系列共性现状与趋势。当前宏观形势,尤其是多数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家有目共睹且感同身受。而作为地方城市发展与民生服务、产业发展与产业服务的主要群体,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具有诸多共性和典型性。以历史视角总结成绩,“十二五”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以来,多数地方国资整体及国企个体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结构调整获得了新突破,服务本地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国资监管也构建了新思路。站在“十四五”时期特别是新时代的起点,我们也看到地方国资国企发展尚存在很大的战略不确定性与存量基础的风险性:1. 国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对本地发展带动作用还不足;2. 国有资本布局还不够优,投资结构失衡,转型升级迫在眉睫;3. 总体债务负担尚且失重,融合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方式单一,非标融资占比高,还本付息压力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化解挑战;4. 内生发展动力还不够足,资产虚高且质量不优,资产收益水平低,且部分会低于融资成本,还存在有效资产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产业型经营性资产少且弱,实体产业支撑不足;5. 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够活,组织架构与功能职责不完备,法人治理与分类管控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一刀切,薪酬激励不充分,专业人才更是明显匮乏。虽然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全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均经历了“十四五”规划重新思考了战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均按要求开展并初见文本成果、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均开拓了视野和启发了行动、混改科改等专项改革亦在部分企业中发挥了催化作用……这其中不乏一批优秀的国企集团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与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先行经验。但和君国资中心认为,多数地方国资国企还需要一轮持续的整合重组与转型升级,在顶层设计上继续下真功夫、下深功夫,从而更明晰定位、更重塑模式、更优化债务、更强化能力;突出结构调整、专业化整合、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明确国企定位、提升发展质量,扩大开放合作、促进协调发展。1. 继续调整资本结构,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推进基础产业助推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持续扶持特色产业,着力塑造公共服务支撑民生保障,培育战略性产业引领经济升级,下力气构建区域产业公共品牌推动市场影响力形成。2. 继续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体系,业务模式升级,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3. 继续加强资本运作,促进国企做强做大。推动产融结合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国企资产证券化水平,强化资产整合提高国有资产流动性。4. 持续提升国有企业数字化发展进程水平。构建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化的场景化应用。5. 持续推进合作开放,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跨区域跨层级国有资本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协同战略,稳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一个思路一盘棋”的全盘谋划与整体行动,避免思想与行为的“碎片化”,从而实现五大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国有资本布局明显优化,资本运营效率明显提高,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明显发挥。从而做好三个服务: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产业转型、服务民生保障。另外,地方政府与国资,还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划体系、完善政策支持、形成自上而下的衔接并完善执行成效定期评估举措。对于地方国资的整合重组、战略重塑、深化改革与能力建设、以及地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君国资中心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愿意为更多的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贡献持续的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