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
来源: | 作者: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主任 单鹏安 | 发布时间: 2019-08-21 | 62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19年7月国务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至此,到健康中国战略从规划纲要到行动计划,到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落地执行体系。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推进和实施,健康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一、健康产业构成及发展机遇

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产业起源于制药业和医疗服务业,逐步演化和发展,从治已病到治末病,从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从病患者到健康人群,产业边界不断延展,产业内涵逐步丰富。从产业构成的视角来看,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四个产业:医疗服务、药品生产与供应、健康消费品和健康管理;前后两者属于服务范畴,中间两者属于产品范畴。医药和医疗产业面向病患者,市场刚性需求,产业相对成熟,健康消费品和健康管理主要面向亚健康和健康人群,市场潜在需求,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健康产业总体规模预计2020年达成8万亿,2030年达成16万亿。在这种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都把健康产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许多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也纷纷转型进军健康产业。未来大健康产业如何演绎和发展,序幕刚刚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医药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作为健康产业的核心成员,医药和医疗产业正在经历“三医联动”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在“医保控费”和取消“以药养医”机制的前提下,医疗卫生费用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将是长期趋势。近来年国家出台的有关药品零差率、限制药占比,两票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相关政策都是引导产业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压力传导影响下,医药企业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现实情况来看,每一项政策出台都是横在医药企业面前的一坎,如同鲤鱼跳龙门,生死两重天。从长远发展来看,依靠仿制研发和营销致胜的商业模式将难以维系,医药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内外兼修,做出适应市场、适合自己的战略选择。

三、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医药行业由过去的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六个基本特征。一是回归,行业发展回归本质,药品价格回归价值。二是规范,即要规范生产和经营,又要规范市场行为。三是整合,行业整合和效率提升一直都是医药行业的核心命题。四是分化,医药和医疗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逐步开放,出现更加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业务外包、分工协作会将成为常态,产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五是创新,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同等重要。六是升级,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推动实现产品、技术、人才和管理的全面升级。

在这种产业趋势下,我们判断以下三类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取胜并且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具有强大产品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聚焦目标市场,通过研发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线。通过产品和市场价值的转换,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类企业符合了医药行业“研发驱动成长、市场相对垄断”的发展本质。二是具备高超资本经营能力的医药企业。资本经营的本质是资源的有效获取和利用,未来医药行业将是一个更加开放与合作的行业,谁能通过资本经营链接并掌控更多的产业资源,谁将拥有更大的市场话语权。三是具有卓越管理能力的医药企业。过去医药企业的成长是靠机会与市场绩效推动的,未来医药企业的成长必须靠组织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医药企业无论大小,其战略、组织和人才将面临全面重构,科学管理之路任重道远。

四、从上市公司实践看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20强评选活动是由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与E药经理人杂志联合发起创立,基于和君ECIRM模型设计评价体系,对于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深度研究。从2009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上榜企业多达70余家,在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上市公司代表了医药行业的优秀企业,竞争力20强上榜企业更是这个优秀群体的佼佼者。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首先是战略的成功。一个拥有清晰发展战略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统一供研产销业务活动,更好地统领企业的组织成长和人才发展,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上市公司的最佳实践告诉我们,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升级主要有四条路径:一是产品创新战略:从终端市场出发,聚焦优势领域,通过研发创新开发新产品、通过营销努力培育重磅产品。当一个产品成功之后,再选择第二个、第三个产品开发和培育,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并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如恒瑞医药的“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石药集团的“聚焦医药主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产业整合战略:这类企业往往从产业链的某一环切入,做大做强后,进而沿着产业链进行横向或纵向并购和整合,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最终成为产业王者。如科伦药业的“大输液市场整合”战略,国药控股的“网络扩张+产品整合”战略等;三是市场聚焦战略:聚焦核心目标市场,基于患者和用户的需求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组织,如乐普医疗的“心生态”战略,药明生物的“生物制剂的定制化服务提供商”战略。四是转型升级战略:立足医药行业,放眼大健康产业,依托品牌优势进行战略转型和升级,同样取得了不俗业绩。如白云山的 "振兴大南药、发展大健康、推进大商业、开拓大医疗"战略,云南白药的“新白药、大健康”战略,片仔癀的“一核两翼”战略等。

产品创新战略、产业整合战略和市场聚焦战略符合医药行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客观要求,当然是致力于医药行业长期发展企业的首选战略,但当前中国大多数医药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新一轮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中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对于部分医药企业而言,面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及早做出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安排,主动进军大健康产业,或许是明智之举。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