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浅谈餐饮行业发展预包装食品中的“雷区”——和君每日观察20190611
来源: | 作者:张芊 | 发布时间: 2020-01-14 | 4471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和君品牌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师 张芊


伴随着餐饮行业产业链延伸及中央厨房的发展成熟,诸多餐饮品牌开始追逐新的增长点,如呷哺呷哺的“调味料生意”,小龙坎的“底料生意”,海底捞旗下的颐海国际更是手持底料、蘸料、自发热火锅等数十款产品。餐饮企业冲击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过程中也非一路坦途,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雷区”:


1、堂食向预包装食品转化的难易程度


在目前向预包装食品发起冲击的餐饮企业中,大部分为火锅企业。火锅企业标准化程度较高,尤其在门店中使用的底料、蘸料、调味油本身就已经经过食品工业的改造,堂食中优先能够转化为预包装食品的就是这些标准类产品,而标准化程度不高的产品则意味着要经历供应链端的考验,尤其是堂食风味是否能够很好留存。鉴于预包装食品业务的拓展会覆盖2B、2C,如口味逊于堂食,则会对餐厅的食客带来负面的品牌效应,部分企业为了回避堂食和预包装食品的口感差异,会选择创造一些非门店销售类产品,但此类产品的成功或失败都会影响着消费者对原品牌的认知,因此在产品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


2、跨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困境


预包装食品的销售属于零售行业,所涉及的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建设、促销、品牌构建等业务能力均与餐饮业有明显不同,有个别餐饮企业在预包装食品销售上可达到数千万元的年收入,却利润微薄,其原因就在于销售预包装食品与经营餐厅差别巨大。因此从餐饮跨越到预包装食品生产销售,需要组建新的零售团队,尤其在销售端更需要专业市场营销人员操盘。


3、企业能力决定模式选择


餐饮行业进入预包装食品销售领域,需要面对高昂的前期投入。研发、生产、储存、物流等均需要前期资金投入,许多实力不够强劲的企业基于资源与人员能力的不足,寻求与市场操盘团队以品牌授权、销售托管的模式合作开展业务。因此,企业在进入该领域前,应当充分预估自身的付出成本,从而决定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进入,切不可眼热冲动。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