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一、从产业演进的角度:消费、产业和工业三大互联网
1. 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兴起于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复兴,形成横扫全球之势,重塑了世界经济、社会、个人的各个方面。正如历史学家用划时代工具的运用来命名时代,例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我们甚至可以用互联网把世界的发展划分为前互联网时代和后互联网时代。
消费互联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至今仍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从四大门户网站、BAT、京东、拼多多、抖音,创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消费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服务于消费者购物、交友、娱乐、出行等方面的需求,一般不涉及组织或影响很小(招聘等小范围)。曾经,马云等一再告诫非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要重视互联网,但很多企业家囿于认知,坚定地认为互联网不可能对制造业或流通业造成影响,一条重要论据是他们认为互联网就是电商,只能在消费领域有效,不可能进入企业组织的领地,经常掀起各种论战,一时成为网上的话题。这一阶段,消费互联网主要是指品牌商生产商品,一般由经销商通过网络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品牌商直接通过网络销售的占比仍然较小,品牌商对消费者态度、流通去向等很多细节仍然所知甚少。后来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把消费互联网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2. 产业互联网
2015年左右,互联网开始进入供应链领域,开始改造几乎所有行业的流通环节,对产业链的影响更加深入,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面向组织,一条仍然是面向消费者,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业互联网平台承担流通的核心角色,为品牌商和用户(企业、消费者)的直接沟通搭建了桥梁,极大缩短了供应链条,降低了流通成本。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提供的价值包括销售、仓储、物流、数据。
面向组织的路径是从品牌商(制造商)直接到终端用户,或最多到次终端,减少流通的环节,经销商的价值明显弱化。当然,仅仅缩短供应链条尚不足以对产业产生影响,产业互联网之所以能重塑供应链是因为其在线化、数据化、网络化的能力,顺应了商业逻辑变迁的大势,使供应链更加透明,链接上游品牌商和下游用户,从而使用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品牌商的生产,形成双向互动。
面向消费者的路径:由于仍然是面向消费者,所以主体仍然是互联网公司(电商),与消费互联网的不同之处在于:消费互联网销售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商品,几乎没有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做定制;消费互联网的卖家既有厂家开设的旗舰店,但更多是经销商(渠道商);消费互联网尽管注重消费者的评价,但消费者对商品的生产等环节的话语权不强,盈利的逻辑是大规模销售。但是面向消费者的产业互联网主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是消费者和厂家的直接的链接和互动,比如典型的是拼多多上最知名的两家纸巾品牌,号称年销售2.61亿包,拼多多还计划打造1000家工厂品牌;今年疫情期间,淘宝网、拼多多与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基地合作,销售滞销水果蔬菜等。消费者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假如产品(如水果)质量不如预期,则直接影响销售,可能面临下架等。
3. 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大概兴起于2016年,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2018年6月工业富联的上市是其标志性事件。在投资界,工业互联网首先在二级市场发酵,引起投资者的关注。2020年初国家发起新一轮政策扶持,产业界和投资界开始沸腾,从而蔓延到一级市场,一是投资较为活跃,二是部分投资机构将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投资主题。
工业互联网和其他相关的概念有错综复杂的关联,比如精益生产、C2M、智能制造、工业4.0等,这些理念极其重要,是中国制造业亟需弥补的短板。虽然国家曾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进,但一是缺乏体系,二是企业层面响应度不高,业界争议较多,最终效果了了,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们认为与这些理念缺乏体系和抓手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远方很美好,但是企业在当下无从下手。
当前,全社会对工业互联网寄予厚望。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成熟,执行路径清晰,社会和业界达成了空前的共识,讨论聚焦在如何实现某项技术、某些功能,而非对工业互联网本身存在疑虑。另一方面,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领先企业也积极投身工业互联网(国外称为IIOT,IIOT platform),将其作为核心的业务方向。可以断言,工业互联网也许无法解决所有工业问题,但是一定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某些重大问题。
从产业演进的角度来讲,在世界的数字化这一背景下,全球的商业运行体系在重构,首先从面向C端的消费互联网开始,侧重于销售环节。继而重构供应链,产业互联网兴起,提高产业流通环节的效率(国外主要是美国,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标杆企业,主要手段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业制造是深水区,重构正在深化,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未来将进一步融合发展,互相促进。未来的世界将会是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世界,趋势极其明显,无庸赘述。因此,工业互联网是顺应世界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这一大趋势的产物,是继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之后正在发生的商业世界重构的一部分。
二、从解决方案的视角:工业转型升级的系统化方案
三、从操作系统的视角:面向企业组织的工业操作系统
Predix is also a technology platform, not deployed on a phone that you hold in your hand, but rather behind the closed doors of a data center connected to data lakes and other forms of big data storage. Like Google's Android or Apple’s iOS operating systems, it has a set of software services that help developers quickly build apps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You can also deploy Predix in the cloud to make it more widely accessible and available. But it’s all there to do the same thing – to run apps that allow us to do big data analytics, monitor machines remotely and have them ‘talk’ to each other. Like the cement train platform, it provides a stable and scalable way to quickly develop and deploy new applications.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架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
四、从关键要素的视角:IT、OT和Internet的融合
设备连接与IT应用的融合,来源:The Industrial Ethernet Book
五、从投资机构的视角:搭建结构化的投资图谱
如何将某一细分领域/产品置于工业互联网整体:结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绘制
其次,从生态的角度,将某个企业置于工业互联网架构的具体位置,有利于理解整个生态以及单个企业的地位。
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地图,投资机构可以借此建立投资地图,构建投资框架,纲举目张。而且比产业链分析更有价值之处在于其包容性,可以将一个细分产业或企业放置于整体框架中进行思考,并逐步丰富,是极有价值的进行产业分析的维度。借助产业链,可以理解某个产品是如何流动的;借助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可以理解某个产品是如何应用、创造价值的。
注释:
1. 安筱鹏: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电子工业出版社
2.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Predix, But Were Afraid to Ask:https://www.ge.com/reports/post/99494485070/everything-you-always-wanted-to-know-about-predix-2/
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2019)
4. 语言中文网:Android系统架构(图解)
5. 工业互联网不仅是IT与OT技术的融合也支撑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6. 控制工程网:http://iiot.cechina.cn/18/1128/08/20181128083911.htm
7. 林雪萍:【工业互联网】数据天梯 赋能工业互联网平台
8. 我们需要面向 OT 的 IT产业互联网:http://iiot.cechina.cn/18/1128/08/20181128083911.ht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