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破产重整:不再是大企业的“临终关怀”,而是产业升级的“破冰船”
来源: | 作者:彭飞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  | 发布时间: 2025-09-15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语

阵痛重生
——重塑对破产重整的认知
当一家家曾叱咤风云的企业巨头步入重整程序,市场舆论是否仍会陷入那种熟悉的叙事——将其视为一个时代的终结,或是一场彻底的失败?曾几何时,“破产”二字背负着太多沉重:是企业家的耻辱柱,是债权人的噩梦,更是地方政府避之不及的难题。
但今天,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变革中,一场静默却深刻的认知革命正在上演。破产重整,正在撕下它那层消极、终结的标签,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它不再只是最后的“临终关怀”,而更像是一艘为中国经济巨轮破冰前行的领航船,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开辟新的航道。这艘船如何破开坚冰,又如何驶向充满机遇的新蓝海?让我们一同探寻。

一、大势所趋:为何破冰之旅正当其时?

破冰船的启航,绝非偶然,而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三大趋势正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推力,让重整站上了经济舞台的中央。


宏观之引:从“司法程序”到“社会工具”的定位升级

政策的导向是至关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出台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拯救功能”,鼓励运用预重整、简易程序等机制,提高重整效率。
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的态度也从被动“处理烂摊子”转向主动“运用新工具”。他们愈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重整案例,不仅能化解债务危机、维护社会稳定,更能盘活存量资产、引入战略投资、优化地方产业布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与地方实践的协同,正将破产重整从法庭推向经济社会治理的前沿。


中观之需: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刚性需求”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深刻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意味着资源必须从效率低下、产能过剩的领域,向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动能领域转移。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企业的“新陈代谢”。
“破冰”之必要,在于它提供了市场化、法治化淘汰落后产能的最高效路径。它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清算出局”,而是通过重整程序,精准识别企业价值,“拆解”与“重组”并行:将无效资产清算剥离,让仍具活力的技术、品牌、人才和市场等核心要素从旧躯壳中解脱出来,重新融入优势企业的产业链中,从而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优化与升级。


微观之困:企业困境的“时代特征”

与过去因产品技术遭淘汰而失败不同,当下许多陷入困境的企业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们或因激进扩张而背负高杠杆,或因行业周期性下行而暂时失血,甚至因全球性黑天鹅事件(如疫情)导致现金流突然断裂。
这些企业本身可能并非病入膏肓,其核心资产、专利技术或市场渠道依然宝贵,只是被沉重的债务和僵化的资本结构所冻结。“破冰”之可能,就在于破解这些冰冻状态。
重整程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法定的“暂停键”和“安全屋”,阻止债务问题恶性循环,为企业引入活水、重构机制、谋划新生赢得宝贵的窗口期。

二、破冰之道:新时代重整的三大模式创新

破冰船需要不同的破冰技巧。面对复杂多样的困境企业,单一的重整模式已难奏效,创新成为必然。


产业整合式重整:从“救企业”到“补链条”

此模式的核心思维已超越挽救单个企业,上升至补强、整合甚至重塑整个产业链的高度。其关键不在于寻找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而是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人。重组方看中的不仅是低价资产,更是重整企业所能带来的战略价值——可能是稀缺的生产资质、关键的技术专利、或是通往某一市场的渠道。

案例示意


在国内机床领域,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企业曾跻身全球销售榜前列,然而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过度追求规模扩张与市场份额,却对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这为后续的经营困境埋下了隐患。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积极践行制造强国战略,以破解“卡脖子”难题为目标,将高端数控机床确立为第一核心主业。2019年,面对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出现的经营与债务危机,集团作为产业投资人,对其进行了战略性重整与整合。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兼并重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已将我国机床行业著名的“十八罗汉”企业中的七家纳入麾下。

如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机床行业产品种类最丰富、服务领域最广泛、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并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提供高端核心装备最多的龙头企业。这一历程正是“破冰”之后开辟产业新航道的生动实践。




运营再生式重整:从“算旧账”到“谋新篇”

破产重整下的债务重组只是“止血”,真正的“造血”来自于运营的重生。此模式强调,重整计划必须包含一份详尽的、可执行的《企业未来经营方案》。这远非一纸空文,主要涉及:一是产业资产优化包括剥离非核心、低效资产,聚焦主业;二是商业模式优化包括重新审视成本结构、盈利模式和市场策略;三是管理团队重构包括更换不力的管理层,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
这份方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重整后的生存能力和成长性,是“破冰”成功后的续航保障。


资本结构式重整:从“债转股”到“巧设计”

当传统“债转股”难以平衡各方利益时,更精巧的金融工具设计就成为破冰的利器。

01

共益债融资

共益债融资是破产程序中特有的融资工具,特指为维持破产企业继续营业、提升资产价值而新增的借款。其核心优势在于《企业破产法》赋予其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甚至仅次于有担保债权的法定清偿地位
这种法定的优先性,极大地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能够快速吸引资金注入处于困境企业,专门用于支付关键运营费用(如水电、薪资)、启动未完成订单或进行必要的资产维护,从而“维持”甚至“增值”核心资产,为引入更重要的战略投资人创造条件为后续重整成功奠定基础。

02

信托计划

信托计划在重整中的应用,体现了金融工具与法律程序的精巧结合。其核心在于利用信托的风险隔离和权益重构功能,将重整企业的一部分未清偿债务或待处置资产置入一个独立的信托计划中,原债权人相应转换为信托受益人。对于债权结构复杂、短期内难以确定清偿方案或存在大量或有债务的案件,信托计划提供了一个“减压舱”和“缓冲带”它将这些疑难问题从紧迫的重整程序中剥离、封装起来,允许企业先完成核心业务的重整重生,实现了“搁置争议,先行重整”,极大提高了重整方案表决通过的概率和效率。
同时,由受托人(信托公司)负责在未来数年里,通过资产运营、变现或证券化等方式,逐步实现信托财产的价值,并向受益人(原债权人)进行分配。这为债权人提供了超越一次性现金清偿的、可能更高的长期回报。

03

合伙企业

通过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或基金)作为平台,来归集和运营在重整中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形成的股权,是平衡多方利益、实现专业管理的现代化组织架构设计。众多分散的金融机构债权人转为股东后,面临“持股分散、决策困难”的治理困境。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让这些债权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持股,并由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和君)或主要利益方担任普通合伙人(GP)负责管理。GP代表整个合伙企业行使股东权利,从而将分散的投票权集中起来,有效参与重整企业的公司治理,确保经营决策的专业和高效。
特别是对银行而言,直接持有工商企业股权会面临极高的资本占用和风险计提压力。通过合伙企业架构,银行可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旗下或其他合作设立的特定目的实体(SPV、AIC、AMC来担任LP,从而显著降低监管资本消耗,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和重整投资。
该合伙企业平台本身亦可作为共益债投资人或信托计划的受益人/投资方,成为一个集债权、股权投资与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金融载体,贯穿重整的全过程,实现资金注入、权益承载和长期治理的无缝衔接。
总结而言,共益债、信托与合伙企业并非孤立工具,而是一个可层层递进、相互嵌套的“金融工具包”。共益债提供初始动能,信托承载复杂远期权益,合伙企业则整合股权并实现专业治理,三者协同为复杂的企业重整破冰之旅提供了一套完整、精细且市场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三、破冰之刃:和君何为?——“国势+产业+管理+资本”的综合赋能

作为破冰之旅的领航员与工程师,和君破产与重组研究中心依托集团“国势+产业+管理+资本”的综合服务体系,为重整提供全流程、赋能式解决方案。


前瞻研判者:产业深度视角甄别“真价值”

我们首先回答一个根本问题:这家企业是否值得救?答案源于深入的产业研究。我们运用和君深厚的行业数据库与研究能力,精准研判债务人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与核心成功要素,客观评估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市场地位与团队价值,像一名产业医生般,准确区分僵尸企业与暂时休克的产业明珠,为决策提供最坚实的依据。


方案设计师:多维度能力绘制“重生路线图”

我们提供的绝非仅是法律或财务文本,而是一份融合了战略、产业、管理、资本与法律的综合性重生蓝图。我们深度参与:

  • 设计债务清偿方案平衡债权人利益,争取最大共识
  • 制定战略与运营计划为企业规划重整后的产业规划、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和运营改善路径
  • 设计股权与资本结构构建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性的新公司架构,设计基于战略的股权激励方案

这份全方位的路线图,是确保破冰船航向正确、动力持续的核心导航仪


资源链接者:广阔平台汇聚“破冰能量”

方案落地需要资源的支撑。依托和君庞大的生态网络,我们成为高效的资源链接者与价值发现者。为企业精准匹配:

  • 产业投资人从和君服务的众多产业龙头中寻找潜在的战略重组方。
  • 财务投资人对接对特殊机会投资感兴趣的资本,提供共益债、重整投资等资金支持。
  • 优秀管理人才推荐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为重生后的企业注入新的管理活力。

真正实现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汇聚各方能量,共同完成破冰壮举。

拥抱“破冰时代”,共创价值未来
浪潮之巅,观念革新。破产重整的“破冰”使命,正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宏伟叙事同频共振。它从一个冰冷的法律程序,演变为一场充满商业智慧的价值发现与再造之旅,成为推动产业进化不可或缺的市场化工具。
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家、投资者、地方政府,能以更开放、更前瞻的视角看待破产重整。它不应是讳莫如深的最后选项,而可以是主动谋划、重获新生的战略契机。
和君破产与重组研究中心,愿以“产业为本、战略为势、金融为器、创新为魂”的综合视角,担当您最值得信赖的“破冰船”领航员。让我们携手,共同破开坚冰,驶向产业复兴与价值增长的广阔新蓝海!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