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和君咨询京津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王浩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四个中心”定位之一,“三城一区”(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主战场。综合目前已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来看,“三城一区”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如下所示:


1、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中关村科学城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具体而言将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加强研发布局,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


2、怀柔科学城:世界级原始创新战略高地。怀柔位于北京远郊,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这为大科学装置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建设提供了空间保障。从发展方向看,怀柔科技城将重点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群。


3、未来科技城: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未来科技城将着重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集成中央在京科技资源,引进国际创新创业人才,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提升央企的国际影响力。


4、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工业基础好,开放程度高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优势。未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向高新技术应用、现代制造技术方向发展,一方面对接三大科学城的创新成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力;另一方面不断促进高精尖产业的落地,促进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科技创新可以分成从新设想、新发现到形成新理论,然后到技术应用、成果应用几个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彼此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分工与协作。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发现、研究与验证,以形成创新理论成果;未来科技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侧重于对创新理论成果进行转化与应用,以形成最终的产品。“三城一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为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为北京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