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管道行业观察——和君每日观察20190601

作者:和君咨询师 王治强


塑料管道是建材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主要应用于市政、家装和民建领域。过于十几年受益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管道行业也取得高速的增长,保持了年复合14%的增长率,但从2014年开始塑料管道行业的增速已经持续低于我国GDP的增速,表明塑胶管道行业在经历过快速发展阶段后已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一个行业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也将更多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阶段,未来塑胶管道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业加速洗牌,集中度持续提高,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随着环保监管政策的趋严和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塑胶管道行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规模小、低水平的企业发展出现了困难,甚至已有部分企业停产或转产,行业竞争格局持续调整,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行业资源也会进一步集中到有品牌优势、有质量保障、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二是行业竞争充分、产能过剩,严重供过于求。行业竞争压力加大,中小企业和没有核心优势产品的企业将面临行业洗牌。管道行业供大于求,2017年产能为3000万吨,产量仅1522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0%,产能过剩严重。 


三是小的地方企业受渠道、产能及运输半径的限制无法走出去,反而大的企业陆续在重点区域布局,借助成本和品牌优势大量侵蚀本地企业的份额,以完成市场整合,行业竞争将由区域竞争转向全国性竞争。 


从管道行业的下游需求端看,未来也将出现不利的变化。首先是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行业集中度增加。对塑胶管道企业的谈判能力和要求增加,管道企业间竞争加大,而大的管道企业获取的优势将加大。其次,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加之政府工程管理对招投标和质量的控制趋严,大厂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在竞争者取得优势地位。但短期来看,变中有机,基建补短板进入落地期,对小的塑料管道行业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长期来看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仍大,将逐渐被边缘化直至被淘汰。未来具备大品牌、大规模的企业势必将在激烈的洗牌中胜出。放眼望去,不仅仅是塑料管道行业,包括防水材料、水泥、油漆、粘胶长丝等行业皆面临着由增量竞争向存量博弈发展的阶段,在经历过激烈的淘汰之后将呈现出“剩者”为王,几家独大,剩下的企业也会过得很舒服和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