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君海外并购研究中心 袁梦思
2018年,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并购活动虽然由于跨境投资监管、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大幅放缓,但目前美国仍然是吸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相当于欧洲所有国家之和。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需求主要存包括三点:技术、市场和品牌。
中国制造业在部分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仍然比较薄弱。这是因为以往受益于人口红利及市场红利,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比较注重于市场扩展,规模化经济,对于知识产权这种投入大、研究时间久、不确定性高的研发环节投入较少。那些集中于中低端领域的企业,在积累了许多财富之后,发现技术领域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因而希望通过并购海外高技术企业提高自己的研发实力和专利储备。
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将其产品打入美国市场,但往往进入壁垒较高。通过海外投资并购,一方面能够扩展体量巨大的美国市场,另一方面以此为跳板,扩大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
与上述逻辑类似,品牌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进入40年,在如此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缺乏品牌和文化的积淀。而品牌往往带来极为显著的附加值。
尽管有强劲并购需求的推动,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还要面临“三座大山”,他们分别是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EAR:美国商务部颁布的《出口管理条例》和ITAR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际管制武器条例》。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上述三大障碍使得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投资活动面临严格的监管环境。加之中国境内的严监管和国内流动性紧缩,以及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对投资并购活动更加审慎等因素,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大幅放缓。
对美国当地监管的应对方案通常侧重于两点:1)在投资前,聘请跨境操作经验丰富的律师对上述美国监管层的审核点进行充分的预期,并制定好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如对必要的资产组合或特定地域的业务进行剥离;2)更多强调此项并购完成后将对美国市场带来的好处,如增加就业,增加美国出口及拉动当地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