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和君咨询高级咨询师 郑纶


纳米技术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战略性前沿技术,目前正在深入到科技与社会的变革领域,向绿色、健康等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的大方向发展,中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并具有改变未来发展秩序的潜力。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科研产出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中国纳米方面的论文产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万余篇,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在中国崛起为纳米科研强国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前,中科院对该领域高被引论文的贡献已颇为可观,在全球机构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加州大学系统和美国能源部,中国已成为纳米科研的强国之列。全球和我国的纳米技术研发现状,有以下5个特征:


1)各国对纳米技术的信心普遍增强、投资普遍加大,核心科研人员数量和相关企业数普遍大幅增加(三普遍);

2)将纳米技术列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技术领域,在环保、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尤其受到重视;

3)全球研发重心由最初单一的纳米材料制备和功能调控转向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商业化(中国的弱项),纳米技术的研究走向了新的阶段;

4)通过公共研发平台、产业园区等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及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缩短从“ 提案 ”到“ 产业化 ”的时间;

5)开展EHS ( 环境、健康、安全)和ELSI (伦理、限制、社会课题)研究以及国际标准和规范(ISO、IEC)的制定,促进纳米技术相关产业被社会接受,重视纳米技术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中国在多个热门纳米技术应用领域都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其中最多的是高分子合成和超分子化合物的专利。相比较而言,美国、日本、韩国主要申请的是半导体器件和电子产品的专利。国内有五家机构,即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位列全球十大纳米专利的机构申请者。其中,中科院自 2008年即位居全球首位,过去20年总共申请了11,218件纳米专利。有意思的是,位居前十的其他机构申请者,如韩国的三星集团、LG集团、日本的富士胶片公司和美国的IBM都是商业公司,而中国在专利申请中居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科研和学术机构。


从中国纳米专利增长趋势上来看,高分子合成和超分子化合物是中国纳米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领域。这包括了涂料、打印墨水、染料、粘合剂、纤维材料和纺织品加工处理技术等。


随着我国在5G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未来结合5G的到来与高科技纳米新材料在产业中的应用,将会令原本存在于象牙塔中科技成果有了广阔的产业化应用的市场空间。风口将至,找准切入点,迎接我国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