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高级咨询师 鞠婷
1、竞争格局
2017年我国中医诊所47214家,约占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的16%,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格局分散,呈“小、乱、散”状态。北京同仁堂规模最大,以“药店+坐堂医”模式开设国医馆超过350家,另有和顺堂、固生堂、云南圣爱等规模较大,拥有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几十家中医诊所,其余大部分为单体中医诊所。全民大健康养生潮为中医诊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在供给端,健康中国战略上升国为家战略,国家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多次出台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办中医诊所,并降低民营中医诊所设立门槛,执业医师3年可开办中医诊所,并将许可制改为备案制,中医诊所数量将进入井喷期。
2、盈利模式
我国目前中医诊所仍以“前厅坐诊、后堂抓药、医药一体”的坐堂医模式为主,诊金费用通常较低,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生开方后的药品费用,另外以针、灸、火罐、理疗、按摩为主的医技服务也有一定的占比,整体上诊金收入:医技收入:药品收约为1:2:7,未来医技项目收占比将逐步提高。
3、核心竞争力
对于中医诊所,名医资源是其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成立初期,客流量主要依靠知名中医师引入,像固生堂、君和堂等连锁中医诊所均有多位名老中医坐堂。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为中医诊所名中医资源的获得提供了利好。为了留住核心医生资源,有些中医诊所,如固生堂则采取合伙人形式,与中医生一起开办中医诊所,企业持股70%负责单店的运营管理,中医生持股30%负责诊疗和人才培养。对于连锁中医诊所,除了名医资源,标准化的运营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十分重要,优质的服务是中医诊所相对目前公立中医院竞争优势,如预约挂号更容易、可以选择送药上门服务、服务态度更好等。而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实现不同单店间的资源共享,有助于品牌的打造。
4、发展趋势
一是互联网+中医诊所,目前已有移动互联网中医在线服务,如六度中医、小鹿医馆、甘草医生等。如甘草医生用户可在线获取养生咨讯、免费咨询、实现在线问诊、预约加号,完成问诊后可根据处方完成中药购买;二是服务多样化,传统治疗与各种中医理疗服务、养生保健、康复、中医药膳服务等综合发展; 三是服务特色化,针对不同人群或疾病,将细分出多种特色服务,如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睡眠科等; 四是连锁化,连锁化运营有助于稀缺名中医资源的共享、品牌形象打造、与优质上游供应商的合作、与等级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的合作等,提升产业链位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