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君健康养老事业部助理咨询师 李佳妍


2019年起,民政部积极推进解决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养老难题,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养老问题逐渐浮现于公众视野。例如,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仅能提供1100张床位,排队登记的老人一度超过1万人,是可供应床位数量的10倍;上海静安区乐宁老年福利院仅能提供167张床位且只对区户籍老人开放,导致一个床位需要等待近十年。这意味着以在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养老需求巨大的同时,企业养老项目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供求关系导致的养老失衡问题引起热议。


虽然大城市在养老方面拥有诸多优势,如:政策先发优势、科技研发优势、人员素质优势,但相对于中小城市,大城市老龄化人口的基数更大、老龄化程度更高,对养老院硬件设施、软性服务的需求压力也更大。企业在养老项目上投入的土地、人力方面的成本更高。我们认为,大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升级将为企业带来大城市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


解决方式一:大城市养老空间范围的拓展可解决大城市土地获取成本高的难题。企业可利用区域一体化、都市圈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契机,探索养老服务合作向市域范围之外拓展。具体说来,就是在区域、都市圈范围内,实现各城市之间养老服务的互认、互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的共建、共享。其中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旅游用地、存量用地开发养老项目是政策大力引导的方向,企业可优先选择城市近郊进行养老项目开发


解决方式二:智慧健康养老系统与产品将在日常照料、医疗检测、行为能力方面释放人力,解决大城市养老人力困境。目前智慧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与解决人力问题最相关的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多定位于养老服务,包括移动辅助、卫生保洁、聊天提醒、安防保护、睡眠辅助、健康体检等。随着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迭代升级,未来养老机器人能够完全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包括搀扶起卧、搀扶上下、托举、准备餐饮等,从性价比角度可作为释放人力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