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机:010-8410-8866
业务咨询:​400-093-2688
小种子大战略
来源: | 作者:闫廪 和君农业事业部副主任 | 发布时间: 2021-02-25 | 1757 次浏览 | 分享到:

种子产业处于种植产业链最前端,是农业生产的芯片,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种子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规模较大但增速低(近十年来复合增速约2%),同时进口依赖性较强且美国是第一大种子进口来源国(约占种子进口额的30%)。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事关“自主可控”,政府高度重视种子安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此后召开的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做出相关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就打好种业翻身仗,提出了从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到长期支持基础性研究和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到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到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具有很高含金量的举措。

转基因商业化加速。尽管在伦理问题、安全问题受到很多质疑,但转基因在增产及低成本上的巨大优势使其越来越被接受。不管是为了加大大豆和玉米的进口替代,还是推动品种的更新换代,亦或是客观正视非法转基因种子已成燎原之势,转基因加速落地势在必行。转基因种子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拥有转基因品种专利的龙头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

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全球农化行业的发展史并行的,是农化巨头的并购史。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鼓励将资源向“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集聚。农业部在部署“十四五”工作时再次强调,要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相比西方以企业为主要的创新体制,我国目前育种的人才、种质资源和经费大多集中在科研单位,许多科研成果停留在“纸上科研”“创新盆景”“实验样品”,协同创新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联合申报项目、技术服务等较低层次合作上。随着头部企业壮大和并购整合、科技体系改革深入,未来产学研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数量向质量转变加速。我国长期以来的在品种的选育、审定方面一直以产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的导向。未来,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变迁,将从过于偏重高产品种,将向节水、节药、节肥等绿色节约型品种,以及如高油酸花生、高蛋白大豆、机收籽粒玉米等优质专业品种转变。


热门文章推荐
更多 >>
联系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86号院E区213栋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108866(总机)

业务咨询:400-093-2688(免话费直拨)